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养老改革连放狠招的背后
2014-02-11 17:47:3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有消息称,养老体系改革将于今年10月16日研讨,而普遍关注的延迟退休等问题已达成共识。




  有消息称,养老体系改革将于今年10月16日研讨,而普遍关注的延迟退休等问题已达成共识。

  从延迟退休的提议至以房养老的猜想,再到遗产税的构思,养老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剥削普通劳动者的华丽借口。以延迟退休为例,根据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改革方案分析,拟在2015年后延迟男女的退休年龄,到2030年前后,男女的退休年龄将延迟至65岁。试想一下,一位普通劳动者辛辛苦苦工作到年老,等待的却是延迟退休、继续工作的结果,确实令人痛心。又以以房养老为例,该模式让老人将自己拥有的产权房抵押,以实现定期领取养老金的目的。纵观前期几大城市的试点效果,实际的执行效果并不佳。更有网友认为,以房养老实际上是国家的一种逃避养老责任的行为。最后,以遗产税的开征为例,有观点表示,遗产税的征收实为养老改革打开僵局,拟开征遗产税回补国家的财政缺口,同时可以起到平衡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不过,从相关的草稿获悉,未来或将以80万作为起征点。根据对遗产税的基本定义分析,即对死者留下的遗产进行征税,且涵盖的范围不局限现金与存款,还包括房产、厂房设施等固定资产。也就是说,一二线城市拥有房权的居民基本符合房产税的征收条件。笔者郭施亮认为,遗产税低起征点的征收模式不仅没有起到稳定社会,调节社会财富的作用,而且还会加速富人的移民以及加剧社会的生活成本压力。

  鉴于上述的内容,养老改革连放狠招的背后又会是什么呢?

  有权威人士表示,由于国内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趋于恶化,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着沉重的支付压力。于是,延迟退休等拟缓解国内巨大财政压力的方案应运而生。

  人口老龄化当属延迟退休的主要理由之一。按照资料显示,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13.26%,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已经突破7%的水平。可见,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不过,笔者郭施亮认为,人口老龄化并非延迟退休的借口,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对比国外的数据,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是非常严重。以俄罗斯为例,当前本土的总人口为1.43亿人,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20%。更有当地权威机构的数据预测,2031年俄罗斯的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之比将降至1.9:1。尽管如此,当地依然维持女性55岁、男性60岁的退休年龄。

  第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措施很不完善,相应的福利政策也相当滞后。当前,中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支出占比仅为11%,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相反,中国却动用超过50%的社会支出以发展经济。然而,在国内总体GDP大幅提升的同时,人均GDP却处于长期低迷的状态。对比部分发达国家,以丹麦、冰岛等地为例,虽然这些国家的退休年龄达到67岁,但是国内的福利保障体系却相当完善,普通公民基本不会为生活而忧愁。更为讽刺的是,作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俄罗斯,它的社会保障措施做得更加完美。从全民免费医疗至学龄前,基础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完全免费,再到国家承担住房物业管理、水、电等费用,无一不比中国的社会保障做得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中国巨大的养老金缺口,管理层竟不从养老金双轨制、养老金运营等问题下功夫,反而首先想起了普通劳动者的腰包利益,令人感到可悲。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测算,2013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或将达到18.3万亿,而当前的养老金缺口占国内GDP总值高达35%。另外,社会保险的空账率持续高企,目前约有1.3万亿的空账额度。

  前期有权威人士作出这样的描述,按照2011年全国的平均水平计算,推迟5年退休能够增加3600亿元,足够支付2000万人一年的养老金。试问,当2000万人一年的养老金得以解决后,未来的日子将会以什么方式处理呢?如果把中国的退休年龄直接推迟至80岁,那么养老金缺口等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吧。

  养老金双轨制当属最大的热议点之一。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基本不用缴纳个人费用,而相关的责任也基本由国家统一负责。同时,退休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替代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而企业职工的平均替代率不足45%。更有数据统计,目前国内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享受的养老金中位数是新农合养老金中位数的33倍!

  为何养老金双轨制频繁遭遇批评?因为该制度本已属于历史急需处理的问题,它的存在实际上是社会阶级化、社会丑恶化的象征。但是,由于涉及过多的利益链条,而相关的改革却不彻底。于是,就导致双轨制的长期存在。

  笔者认为,养老改革连放狠招的背后实际上是以牺牲底层利益为代价,最终维护利益者的切身利益。因此,破除养老双轨制是解决养老金缺口的制度基础,而提高社会整体效率、改善长期滞后的养老保障体系是改革的重要保证。

  和讯理财特约财经评论员:郭施亮

  ---------------------------------------


相关热词搜索:养老 改革 狠招

上一篇:媒体称养老改革方案将提交 延迟退休已成共识
下一篇:解决养老问题,户籍改革为上策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