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上海:部分老人日托中心尝试医保结算
2016-06-12 11:16:5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据了解,截至2015年,上海已有381家老年人日托中心,但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情况,不少日托所的人数较少,亏本情况较为普遍。李晟晖说,一般来说,能够生活自理的老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重度失能和失智的老人,就会去福利院养老,那么,日间照护机构就需要有一个十分精准的服务模式,要适应老年人社区养老的需求。对此,张培丽也表示:“这就需要开拓日间照护的服务功能。”

  开始尝试医保托底

  89岁的吴兰芳与小儿子一家共同生活。以前,孩子们白天不在家,很不放心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中,现在则不用操心了。早上7时,吴阿婆会准时出门,从武宁南路慢慢地走到康定路上的托老所,下午4时再由统一的包车送回家。“早上我喜欢散散步。这里真好,都是老年人,一起可以聊聊天,吃饭也不用操心,还能跟着护士进行康复锻炼。”不仅吴阿婆,首批入住的8位老人都表达了同样的心情。

  除了每天20元的车费,每人每天的午餐费是12元,其中街道补贴2元,个人实际支付10元。日间照护的费用是按老人的失能程度区分的,轻度的为每月400元,中度的为800元,而对失智失能的老人,最高收费为2000元。单从费用来看,比在家雇用小时工或住家保姆要便宜些。

  据了解,截至2015年,上海已有381家老年人日托中心,但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情况,不少日托所的人数较少,亏本情况较为普遍。李晟晖说,一般来说,能够生活自理的老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重度失能和失智的老人,就会去福利院养老,那么,日间照护机构就需要有一个十分精准的服务模式,要适应老年人社区养老的需求。对此,张培丽也表示:“这就需要开拓日间照护的服务功能。比如,我们已与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进行合作,他们帮助我们完成服务内容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医院专家医师团队也会定期到我们康复室进行指导,对老人定期义诊,实行健康干预。还比如,医院方面正在帮我们解决医保结算问题和保障绿色通道优先权,也就是说,将来轻度或中度失能老人就可以近距离到我们日间照护中心来进行康复锻炼,所产生的费用也可以采用医保结算。”

  专业护理拓展功能

  开在康定路上的这家日间照护中心,是由上海颐家老年事业发展中心运营管理的,开展每日12小时的生活护理、健康管理的全面照护。目前由一名康复师、一名护士和两名护理员负责照料老人。进入的都是街道里的户籍居民,平均年龄80岁。曹家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晟晖说,这样的托老所就是他们正在致力打造和推广的“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所谓嵌入,就是开在居民区里,有的就是办在了弄堂居委会原有的老年活动室里,所以,它应该还有另一个名称,叫作“长者照护之家”,是都市养老服务的一个创新,属于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专业化的日间照料护理服务。

  穿过狭窄的弄堂,进入到这家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中间是一个庭院,两边的房子与周边的民居家融为一体。里面有康复区、娱乐区、休闲区等。“这样的日托所我们在全市已开出了5家。”负责中心运营的颐家老年事业发展中心运营总监张培丽介绍说,目前这个照护中心只开放了一楼,能容纳16至20位老人,考虑到将来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还预留了二楼的空间,经过改造后,整个中心可容纳40至50位老人。与传统的托老所相比,新开的这家日间照护中心以失能失智老人为主。“传统日托所是以提供老年人娱乐活动为主,我们则是要逐渐转为以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生活照料,包括洗澡、擦身和洗脚等,以及医疗保健、健康管理等服务为主”她说。

  政府购买凸显公益

  建立老年人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等,已成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面构建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相信随着城市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需要日间照护的老人也会越来越多,托老所肯定会老人盈门。”曹家渡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副主任林晓蓓曾在日本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她说,日本有一项养老经验可以借鉴。凡40岁以上的公民,都要加入介护保险,等到退休年老后,老人可再提出申请,介护管理团队组成一个评估专家团队,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终做出相应的介护服务,个人只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年龄等不同情况,支付不同等级的少量费用。这样的好处,既可以减轻老年社会所产生的各种社会负担,也利于老年人家庭妥善安排养老事宜,还可以让中年人提早储备资源以便将来为自己的养老“买单”。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具有鲜明的“公益内涵、市场驱动”特征,真正高收入的老人毕竟只是少数,90%以上的老人是养老的最直接利益群体。对此,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晟晖表示,一是要统筹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养老形式,大力推广嵌入式小微机构,打造就近、安心、持续的长期照护模式;二是要鼓励创新,尤其是倡导和推广“互联网+”养老、“分享经济”养老等新模式,从而降低养老成本。类似这次新开办的日间照护中心,就是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形式,打通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界线。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微公益、创投等项目化认领方式,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养老产品开发,从而提供更多优质的养老服务项目。(新民晚报 首席记者 王蔚)

相关热词搜索:日托 医保 上海

上一篇:研究|中国老龄化原因及八大解决措施
下一篇:从“养”到“用”破解老龄化困境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