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研究:中国养老产业五大发展方向
2016-09-20 09:39: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期,有关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有研究认为,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层缺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法律支持,地方政府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自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纳已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企业养老保险缴纳与受益差异显著,不利于社会公平;应该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配套法律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管理层次,发挥政府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履行其应尽的社会公共服务义务。

       近期,养老产业相关工作继续深入推进,近期学者们针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模式、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养老金融发展以及养老地产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根据7月12日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比上年增长23.4 %;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6万个,互助型养老设施6.2万个;各类养老床位672.7万张,比上年增长16.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298.1万张。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36.1万个,覆盖率52.9%,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63个,社区服务中心2.4万个,比上年增长4.3%;社区服务站12.8万个,比上年增长6.7%;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6万个,比上年增长36.8%;互助型的养老设施6.2万个,比上年增长55%;其他社区服务设施12.0万个,比上年增长12.1%。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近期,有关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有研究认为,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层缺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法律支持,地方政府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自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纳已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企业养老保险缴纳与受益差异显著,不利于社会公平;应该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配套法律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管理层次,发挥政府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履行其应尽的社会公共服务义务。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确保改革落到实处。稳步推进积极实施并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规定实行单位和个人参保缴费,改革原退休费计发办法,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同时,要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行的两大制度平台,两个险种之间可相互衔接,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职业年金同步建立,完善工资制度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计发办法与待遇调整机制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养老服务研究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主要有五大要点,一是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使大量资本真正投向养老服务产业;二是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三是推动上下游良性互动,实施养老服务全产业链整合战略;四是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五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重点突破居家养老服务。
 
  要破解我国“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的老龄化难题,当务之急就是从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入手,深入剖析误区产生根源,全面把握由此导致的实践误区,在此基础上,纠正社会养老相关认识误区,进而探寻消除误区的优化方略与关键环节。社区作为平台和纽带,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将居家养老和机构照料转变成“一体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为了助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从政策与服务的供给侧进行变革,从老人实际需求着手,充分发挥多方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合作、“互联网+物联网+护联网”三网联通、“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的整体性效果。
 
  针对现行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完善有效治理的可行路径和制度供给,应立足于养老服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多元服务供给主体,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有效需求。通过建立医养融合一体化供给制度,形成市场细分的养老服务全产业链,强化财政税收杠杆引导聚合作用,构建以专业化居家智慧养老为基础、一体化医养融合社区服务为依托、多元化机构养老为新主体、普惠化政府托底为保障的新型养老服务业体系。
 
  养老机构建设研究
 
  在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养老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床位和护理人员供需失衡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统筹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和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满足老年人的日趋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优化机构养老服务的策略,即构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质量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统筹养老机构发展规划;建设专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方式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依托医疗机构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拓展养老功能),二是养老机构成立医疗护理机构(养老机构配备医疗功能),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合作内容包括养老机构设立、老人护理评级管理、入住老人健康状况监测、绿色就医通道、医务室管理、老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医疗护理培训等。要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就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方针,以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医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统筹力度,强化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条件,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有效合作,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民营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人力资源较少、护理人员不专业、经济实力薄弱、内部管理运营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低、经营理念落后等困境。制约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就业观念和政府政策、非营利性的角色定位、社会期望与经营动机的博弈、政府职能缺位、行业法制规范的效力不高、没能妥善处理好养老产业与其关联企业群的关系等。 发展民营养老机构除了寻求来自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合力支撑外,还需要对民营养老机构公益性和私利性进行合理定位。
 
  养老金融研究
 
  当下我国老龄化基数大、发展快,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挑战,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却总体滞后。基于这一现状,应该采取“消费信托”理念,通过“互联网+”模式创建互联网平台,推出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产品,具备养老需求的消费者线上购买金融产品,线下以配套的养老服务替代一部分利息作为产品收益,而“消费信托”的低门槛也在促进金融向普惠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政策养老到机构产业养老的转变。
 
  同时,全方位重视养老金融发展,为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做好金融准备。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架构,尽快出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政策,同时扩大第二支柱的企(职)业年金覆盖面,推动我国养老金体系均衡发展,加快培育养老金资产管理行业,实现养老金积累壮大和保值增值;其次,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养老服务金融,通过财税政策优惠,监管政策差异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养老服务金融;第三,通过政策性手段扶持涉老产业金融发展,进一步发展相关政策性金融工具,对于市场机构对涉老产业的投融资活动,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激励。
 
  养老地产研究
 
  通过运用PPP模式发展养老地产,利用政府的资金和良好的信誉,与私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经验,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才能使养老地产快速健康发展。在PPP养老地产项目融资时期,政府应制定相关资金优惠政策,同时,对养老地产服务和运营效果进行监控,通过量化指标衡量项目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根据监测结论,决定政府给予项目的优惠力度。
 
  在养老机构地产PPP项目合作伙伴选择方面,由于养老项目的多样化,政府选择合作伙伴时必须考虑各种具体因素,不能仅仅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优劣势,而是要依据项目自身和参与方的特点,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养老机构地产项目的特点,如养老项目市场定位、养老项目规模、养老项目复杂性等;二是政府的需求,如资金的需求、专业养老服务的需求等;三是政府的偏好,政府承担建设风险的大小、政府对经营权的控制、政府承担责任风险的大小等。(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作者:景朝阳,原标题:中国养老产业的多元发展)
 
延伸阅读:
 
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养老服务发展的五大要点
 
  养老服务是商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梳理了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内容,总结了与养老服务发展相关的五大要点:
 
一、鼓励养老等关系百姓生活、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强化商务服务民生的功能。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把共享发展作为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商务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鼓励批发、零售、餐饮、家政、养老等关系百姓生活、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发展,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充分发挥商务扩大就业功能。
 
二、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等关联行业融合
 
  促进居民生活服务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服务供给,满足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趋势,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推动集中养老特色化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餐饮、住宿等关联行业融合。开拓高端和个性化生活服务消费市场,鼓励发展注重体验、崇尚品位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合理布局高端休闲娱乐基础设施,培育服务品牌。发展智慧生活消费,推动“互联网+服务”发展,鼓励企业创新服务方式,发展移动智能化、网络化服务,构建全渠道、全天候互动服务平台。
 
三、鼓励建设健康、养老等大众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优化社区商业、生活服务业网点的规划布局和业态配置,落实好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鼓励建设集社区菜市场、便利店、快餐店、配送站、再生资源回收点及健康、养老、看护等大众化服务网点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引导大型生活服务企业在城市商务区、学校、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建设生活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生活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集零售、餐饮、文化娱乐、配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推动建立符合当地民俗习惯的便利化、专业化的特色生活服务机构。
 
四、推进市场化养老服务建设试点工作
 
  积极推动社区便民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家政服务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市场化养老服务建设试点工作,发展居家养老、集中养老、社区综合服务等养老服务产业,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化的有效模式。建立生活性服务业质量考核制度,完善质量标准,开展质量评价,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
 
五、放宽教育、文化、养老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促进利用外资稳定发展。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放宽银行、保险、证券、教育、文化、养老、交通、电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方向 中国 产业

上一篇:老年人出游 跟团以20人内最合适
下一篇:日本老龄化有多严重:1.5万村落中65岁以上老人过半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