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京交会 > 新闻 > 正文

央广网聚焦:养老行业里的那些圈钱事件
2016-12-29 22:00: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6-11-10 养老那些 事儿
  【导读】武汉东卫仁心养老机构推出养老公寓会员制消费模式,缴纳的会费越高,享受的服务越多,优惠幅度越大,投资收益也越高。不少中老年人为之心动,缴纳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入会费。哪料没过几天,养老院负责人就宣布没钱支付返利。如今,人已被抓,养老钱却不知所踪。《天天315》本期聚焦:养老行业里的那些圈钱事件。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在今年的6月7号,10月21号,《天天315〉节目多次重点关注并报道了,多家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存在忽悠老人高价购买入住权或高价预售床位使用权等内容,并且多次在节目中提醒大家,国家相关收费政策明确规定,不允许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对外销售入住权或预售床位,所谓的入住权或者占位费,完全属于一种不正当的,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

  今年6月7号,家住北京朝阳区呼家楼附近的消费者萧先生向《天天315》栏目组反映说,她的父母已经80多岁,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自愿入住养老服务机构。去年4月份,两位老人没和家人商量,就向一家名为北京市丰台区幸福里养老中心的养老机构缴纳了8万多元,并签订了一份名为预订床位入住证的合同。

  老人以为拿到入住证就可以入住了,谁知入住的时候,却被告知花八万多元买到的只是20年的入住权,入住费需要另外支付,每个月还要支付上万元。老人没入住就提出想要退费。养老院提出要退可以,但要扣除35%的手续费。这家养老院的做法是否违法违规,我们的记者当时也向当地民政局进行了核实。

  民政局:这是不允许的。享受政府的运营补贴,它的收费是有规定的,这个费用只是一个床位费、一个伙食费、一个护理费,就这三样是收费的,所以这方面政府有指导价,是根据你的硬件条件、软硬件条件和环境来决定的。后来也给我们打电话了,它签的协议是跟另外一个公司签的,他不是跟养老院签的。这个公司是托管的,应该找一下工商。

  记者当时调查发现,这家机构在当地工商税务部门也进行了注册登记,法人就是这家养老院的院长,也就是说这家养老院拥有双重身份,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能享受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又能享受盈利分红。维权后,老人拿回全额退款,但这家机构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今年10月21号,又有老人向《天天315》栏目反映,深圳有家名为深圳知己,亲孝源养老中心的养老机构,在变相销售入住权证,交5万多元可买到30年的入住权卡,也叫作“分时养生养老服务卡”,也等于买到一个优惠卡,该养老机构称办卡后,可享受候鸟式的养老服务,也就是旅游+养老,还可分时段入住,凭此卡还可以享受优惠价。办卡后老人发现入住时床位费等所有费用都需另外支付,才意识到花几万元买到的只是张优惠卡,便提出全额退卡,但也被养老机构拒绝。在女儿的帮助下,多次维权后,目前,已经拿回全额退款。

  再次提醒大家,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指的是在当地民政部门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同时靠服务收费来运营,他们不需要上缴税收,但赢利部分不能分红,只能用于养老机构滚动式发展,属于老年社会福利事业。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些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拥有双重身份,为求稳定盈利,把开发老年经济当成了开发房地产,把预售房号改成了预售床位入住权证,这种做法完全属于一种不正当的,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

  近期《天天315》节目又接到大量的反映类似问题的电话。本周,又有不少中老年人向节目组反映,在养老院办卡被骗,这次她们被忽悠办的卡的名称是“全国养生养老一卡通”。

  武汉的李女士(化名),50岁,她告诉记者,她是在武汉东卫仁心养老机构办的“全国养生养老一卡通”,在推销这种养老卡的时候,这家机构宣称他们提供的是旅游+养老的候鸟式养老服务,要享受这些服务,要先成为会员。

  李女士:这个公司叫武汉东卫养老公寓,成立于2014年,它在2014年9月23号就取得了黄陂区民政局颁发的浅水湾养老公寓许可证。我在2015年9月份接到一个电话,公司的业务员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他们养老公寓参观一下,因为我爸爸妈妈一直都是重病缠身,我和弟弟就很辛苦,然后我觉得我以后老了不能再这样重蹈覆辙,那我的下一辈就陷入那种麻烦里。因为以后小孩子的压力很大,所以我就邀了一个朋友,大家一起去看。他就介绍他们这个养老院是一个候鸟式的养老院,就是冬天到南方去养老,夏天就到北方去,它那个公寓就坐落在我们黄陂的浅水湾,依山靠水。我觉得那个环境很好,业务员都很热情周到,服务餐也很好,所以我就觉得很好。如果你现在预订床位,就会享受一个折扣,就是根据你预订的投入的养老费用会有相应的折扣。业务员就说会经常到你们家去慰问,然后帮你做做清洁,陪你聊聊天,这都是今后我们老年人需要的,我就觉得都很好。

  办卡前,武汉东卫仁心养老机构还向老人们介绍,他们的收费模式是养老公寓会员制预订消费模式,缴纳的会费越高,享受的服务越多,优惠幅度越大,还有投资收益,缴纳的会费越多,每次拿到的投资收益也越高。不少中老年人为之心动,缴纳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近百万的入会费。

  李女士:最高的一个是八十万,它每年的福利补贴是十一万两千。我说的那个交三万的,就是补贴给你10%的福利。

  记者:预定一个床位需要80万?

  李女士:预定那个床位以后它会享受五折的优惠,比方说我要花1800块钱租一个床,以后可能就是九百块,如果现在有闲钱,为了今后更大的折扣,就可以多交一点钱。   

  李女士:有更高的。就像美容院有VIP卡,它有好多种卡,我目前看到的最高的是80万,但是我听说还有95万的。

  老人王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她还参加过一个这家机构举办的上市大会,门口和会场里都挂着醒目的横幅,说这家机构在上海成功挂牌上市,后来,网上也有相关的报道,说东卫养老成为武汉市第一家进入资本市场的养老机构。她看到这些以后,立刻和这家机构签订了合同。

  王女士:这家机构员工在跳舞的广场这里做宣传,然后就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公寓,就是召集我们这些人开会。我不是很清楚,反正就是听他们员工介绍的,这个公司上市了,开了一个上市会,拉着横幅,都搞的蛮热闹的,好像是准备上市的样子。开会之后公司又组织了一些活动,可以在这里入住,然后在这度假,价格也比较优惠,还会经常带你出去旅游。如果你投资,每年都有福利分红,三年到期了之后,它会连本带利的把钱还给你,但是还是享受这个会员的价格。去年八月份我又加了两万块钱,投了五万。

  我们的记者也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报道,报道内容称,有40位武汉老人亲眼见证了东卫养老在Q板挂牌,企业代码是207179。不少中老年人都告诉记者,他们是看到这些信息,才动心,交纳了高额会费。

  接下来,让这些老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养老院负责人就突然宣布没钱支付返利,也没钱退还本金。如今,人已被抓,养老钱却不知所踪。

  王女士:我有一笔钱7月份要到期,就是那个福利补贴,但是我的账上没有,然后我就打电话给业务员,当时因为业务员回老家了,他们家在山区,信号也不通,后来我就到公司去问了,公司就说这几天财务不在,然后说明天就把钱打到我的卡上。第二天那个钱确实就打到了我的卡上,当时我没有任何怀疑,因为那家公司确实让人觉得很好。后来到了8月30号晚上,业务员突然给我打电话,他说王阿姨,我们全体都被解雇了,你们明天早上都到公司去,董事长会和你们直接对话,他来给你们一个交代。然后我们就都去了,他就跟我们说,可能他的资金周转不过来了,他说你们放心,我9月份16号就会把所有到期钱款按时给你们,然后就要大家给他时间。但是因为有些老人可能已经等了几个月了,就很激动,说现在就要钱,然后就把110叫过来,就把他抓起来了。我们就跟到派出所去看,警方说这是诈骗,他就是一个骗子,他一无所有的,就是一个空壳子,你们都上当了。他突然就成了一无所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看我现在手头上有他所有的证件。

  记者:现在那个养老机构还在吗?

  王女士:还在营业,而且我听说如果我们拿着我们的合同去,他们还是按照我们的折扣价格给我们入住。

  昨天,记者辗转找到了当地东庭派出所所长的联系电话,记者从他那里了解到,这家养老机构所持有的营业证照、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手续和证件是正规合法的,但以养老为由吸收会员,这种养老公寓会员制预定销售的模式,以及承诺返利的做法是违法的,属于诈骗行为。该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已被抓获,但是追赃还没有追到,目前正在想办法追查资金去向。警方能否追回老人们的养老钱,记者也会继续关注并报道事件进展。

  关于这一话题,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裘叶进行了分析解读。

  芦云:我们通过很多案例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机构挂着两套牌子,背后只是一套人。他声称提供的是养老的公益服务,实际上搞的是这种经营活动。在今天这个案例中,它很显然是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大旗,从事着金融服务,我们暂且不论这种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资历,但这显然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收取所谓的占位费、床位费显然是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这种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

  很多所谓的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通过成立一个公司,搞一些信息化的运作,然后打出一些翻新的牌子,可谓是花样翻新。与此同时,这恰好也契合了很多老年人的想法,他们就要找一个养老院,而且我把钱放在这儿,还有一定的回报率,这些人正是抓住了老年人这样的心理,通过这样的行为实现圈钱的目的,这种行为甚至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诈骗或者非法集资。

  裘叶:首先,养老机构在我们国家是福利性企业,而且是民办非盈利机构,也就是说,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盈利。它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样,公司的目的是盈利,而养老机构不是。这个武汉东卫仁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消费者签订了一个所谓的合同,这个合同可能约定了你投入多少钱,你就能享受什么样的优惠,然后每个月就会返还你多少钱。其实它的主体资格是在服务公司,而不是养老机构本身。养老机构本身是绝对不允许营利的,但是养老机构靠什么来生存呢?它其实是有一定目的的,不可能不想获取收益,只追求把这个行业办好,但是很多人的目的不是这个,所以就有机构另外办一个公司,然后以各种名义向消费者收费,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第二,如果你跟养老服务公司签合同,首先你需要明白它能否履行承诺。其实这种案例特别多,显然是有问题的,但是因为它跟养老挂了钩,所以大家就分辨不出来了。

  希望办案部门能尽快冻结查封这些剩余的钱款。

  经济之声:记者辗转找到了当地东庭派出所所长的联系电话,记者从他那里了解到,这家养老机构所持有的营业证照、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手续和证件是正规合法的。们的记者也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报道,报道内容称,有40位武汉老人亲眼见证了东卫养老在Q板挂牌,企业代码是207179。所谓的Q板到底是一个什么板?这个企业代码又是从哪来的?如果它们绑在一起,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芦云:首先,他在宣传语里提到所谓的“进入了资本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这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稍微具备一点法律常识的人应该都能够识破所谓的“进入资本市场”是一种非常混同的概念。首先,究竟这个养老机构能否进入?根据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既然是民办的非营利性机构,你又怎么能进入资本交易市场去进行运作呢?第二,你进行宣传无非是想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实现盈利目的。可能老百姓就会很朴素的认为这个有保障、有资历,手续都是全的,还能有收益,这一举多得,所以就很容易被蒙骗。

  而且这也契合了老年人的几种心理需求,一个是养老的需求,另一个是赚钱的需求,所以这不仅扰乱了整个养老服务机构或者养老服务体系的行业规范,也对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我也想反复提醒有养老需求的消费者们,我仔细看了这份合同,首先,这份合同宣称是武汉东卫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但是合同抬头写的是武汉东卫仁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但是补充协议的落款处又写着北京东卫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就从这几张纸上,我们看到了三个机构,这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式是否合法?首先,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审查主体和落章一致性,这份合同显然不一致。包括分公司去盖章,它签订合同是有制约的,它必须要得到总公司的授权或者具备相应的资质,所以,分公司从法律上来讲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它的盖章是否有效力,只注意了能打几折,然后收益率是多少。我们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你当初签这个合同目的是什么?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要仔细看合同,要跟家里人商量。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向专业的部门进行咨询,不要草率决定。

  经济之声:微信平台上“有眼则明”说,这些所谓的会员制在宣传的时候说的非常含糊,或者在口头宣传的时候对某些疑问进行欺骗性的解释,让人误以为只要一次性交费就能永久的享受服务,实际上加入了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收费项目不断出现,并且加价,然后一直等到这些会员交不起费用自己提出退费,而退出又不会退费,收这些会员费用的目的就是收费走人,不会做长期服务。所以老人一定要注意,不要光听他们宣传,即便是真想加入,也要把自己不明白的疑问写入合同,如果对方不同意写清楚,就肯定会有问题,多找几个明白人问一下,以免上当或者后悔。

  经济之声:我们节目曾报道过多次类似内容,报道后,老人是拿回了退款,但是相关养老机构却安然无恙。怎么样才能够清除针对养老行业里面出现的不合理的乱象,问题症结到底出在哪里?

  芦云:现在不管是电信诈骗还是非法经营的公司都打着各种名号,把目标对准了老年人,一是因为现在老年人的基数确实比较大,再一个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了,手里有钱了,希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一个比较美满的晚年。

  另外,老年人与社会信息的沟通可能不太通畅,所以在老年人的消费领域里,纠纷是非常多的。首先,我们国家可能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去保障老年人的老年生活。其实大家都很急迫,都有这样的需求,但是又找不到正规的途径,所以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另外,我们也要加强宣传,提醒老年人要预防哪些问题、要注意哪些,宣传也很重要。国家可以在重点的媒体、新闻中宣传一些基础的涉及到老年人消费的法律常识,进行一个普法的宣传工作。第三,监管肯定是需要到位的,这种情况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但是这种公司或模式依然存在,这可能是因为相关的监管机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子女或者其他亲朋好友要多跟老年人沟通,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真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裘叶:首先,国家的法律政策针对养老机构还是有规定的,例如民政部出台的养老机构的管理办法等,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现在这种购买所谓的“入住证”、“入住权”是一种新的现象,所以相关监管部门应当给予重视,然后进行更为大力的宣传。

  此外,违法的养老机构承担的后果比较轻,在情节很严重的情况下,只处以三万以下的罚款,违法成本太低。因此我们也希望相关的监管部门能出台更细的规则,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

来源:央广网

相关热词搜索:广网 事件 行业

上一篇:300亿资金养老推介会上寻投资项目
下一篇:《标准化法》将于2018年施行,生态养老标准将发布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