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阎青春: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解
2014-09-20 09:34: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阎青春:现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先后参加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规章的起草与制定工作。




  阎青春:现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先后参加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规章的起草与制定工作。结合本职业务撰写、主编并出版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系列培训教材》等十几部专业书籍,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有关社会福利、老龄事业、老龄工作等领域的数百篇论文,对社区服务、社会福利、社会养老等问题具有很深的研究和较高的造诣,非常了解国家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规划。

  注:阎青春主任将担任“北京大学养老产业高级研修班(第一期)”主讲老师;

  关注“养老那些事儿”回复“1509”查询“北京大学养老产业高级研修班(第一期)”招生简章。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在日益增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紧迫任务。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却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有些矛盾和问题已达到严重失衡的地步,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是全社会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状况和保有的存量,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不相匹配。2013年底全国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21.3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8万个;全国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达19.8万张,比“十一五”末增加14万张、增长2.4倍以上;城市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覆盖率分别达到72.5%和6.5%。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4304万个,比“十一五”末增长11 %;拥有床位440多万张,比“十一五”末增长32.3%;收住老年人293.6万人,比“十一五”末增长21%,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达到22.2张,年均增长9.2%。仅就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来讲,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较多,与我们前几年调查老年人群得出的8~10%愿意集中住养的比例更是相差甚远。尽管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兴建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但是与巨大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比起来,还是与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是过分强调新建养老机构而忽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使得发展居家养老与机构住养服务之间出现严重失衡的状态。尊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家庭养老传统和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在家养老的意愿,同时充分考虑到家庭小型化和我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方便实用、最节约资源、最人性化的首选。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基本思路虽然提出,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却并不理想。现在许多地方政府一说发展养老服务业,马上想到的就是增加建设新的养老机构,从政策优惠扶持、用地保障、财政资源配置等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地往养老机构建设上用,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则是少有问津,望洋兴叹。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网点建设的覆盖率才达到72.5%,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覆盖率则只有可怜的6.5%,并且还大多分布在东、中部发达、欠发达地区,西部和边远地区农村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由此使得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思路被严重扭曲了。

  再次,养老服务业在城市发展较快,在农村则严重滞后,城乡之间呈现出严重失衡的状态。受我国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制约,现在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也呈现出对立、分割和不平衡状态,过分注重城镇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建设,忽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建设,与城市相比,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养老设施和老龄服务供给几近空白。截至2012年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为近3/4,能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为老服务,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足1/14,不及城市的1/10,且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项目较少,质量效益偏低,可及性也有待提升,使得众多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境况尤显得凄凉。

  倍次,养老服务领域二元化体制并存,导致公办和民营之间矛盾日益凸显,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出现严重失衡状态。我国养老服务领域除了受城乡二元化体制并存的影响之外,还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存在着事实上的公办和民营的二元体制。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国家举办养老机构和设施,对三无、五保、军烈属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实行包养、包管的供养模式,直到今天还继续沿用。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的发展思路又动员大量社会力量举办养老设施也蓬勃地发展起来,由此就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养老服务设施并存的二元体制,并出现了两种背离的现象:一是公办养老设施的服务背离了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追求社会公平的法则。从理论上说,各级政府举办的养老设施由于也实行市场价格定位,使得大量需要长期照顾护理服务的介助或介护老人因经济支付能力不足住不进设施,享受不到服务,而许多高收入但身体健康的自理老人却占据了大量养老设施,结果使得政府职能偏离了“保基本、保困难、兜底线”的方向,没有做到“雪中送炭”,反倒成了补贴富裕老人安享晚年的“锦上添花”,在本该属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领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二是政府资源在国办和民办两种体制之间的不均衡配置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法则。按照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单靠国家投入来经办发展养老服务业已难以适应,由此“社会福利社会化”、“养老事业社会办”已成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式,政府为此出台了许多鼓励扶持政策。可在政府养老资源的分配上,却普遍存在给公办多、给民办少,厚此薄彼的现象,并且其它许多优惠政策也很不落实。由此造成了二元化体制待遇的不公平和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完全靠政府资源经办的公办养老设施与完全靠自身力量经办的民办养老设施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被无情践踏,结果是民办养老设施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而公办养老设施进一步增加了躺在国家财政身上不思改革进取,得过且过的惰性。

  最后是失能失智老人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领域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之间严重失衡。养老设施和机构最应该为那些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长期照护服务,专业化的照护知识、手法、技巧必须要在服务中充分应用和体现。可目前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的队伍专业化建设却与之存在着巨大差距。一方面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到2013年底,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也就10多万人,不足整个养老服务队伍的1/10;另一方面,大量经过系统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又往往囿于编制、名额等补充不进来。国家大力推动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认证制度又缺少工资福利方面相应的对位措施,使得养老服务领域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岗位责任重、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的现象十分突出,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现象十分普遍,已经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养老服务业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统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人性化服务的开展。把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推及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上,应包括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心理和情感慰藉需求等多方面的且不断增长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把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作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合理构建最适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养老服务中把普遍的、一般性的服务与特殊的、个性化的服务结合起来。要根据老人心理、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把带有规律性、程序性的服务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个别老人的特殊需求,开展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其次是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红利。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按照政府转变职能的基本要求,准确定位政府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的基本职能和养老设施的基本服务功能,发挥政策扶持的强力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把政府养老资源配置权交由市场决定,坚持“民办公助、公办民营、公建民营”的改革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服务设施,逐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力量举办养老设施的基本建设性补贴份额,同时对建成的民办养老机构视服务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运行经费补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护服务对象给予相应的服务费用补贴,形成众人捧柴之势。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积极推进“公办民营”养老设施的改革步伐,改革政府包办包管的僵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鼓励和指导各类公办为老服务设施的改制、改组,消除公办养老设施人浮于事、高耗低效的弊端,真正做到发展增量,盘活存量,促进统一、公平的养老服务市场形成,使多种经济成分举办、多种服务形式并存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平等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快地发展,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再次是要坚持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要全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通过政策的鼓励、优惠和政府资源分配与资助,加快实现养老服务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要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和民间组织等第三部门的力量,把为老服务的机构、设施和场所更多地交给他们去经办和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和政事分离,使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实现养老服务业管理的规范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增强养老设施和实体的生机与活力。

  加快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建设。要通过院校培养、在职教育、岗位训练等多种途径,使养老服务人员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同时积极学习、引进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设备,加快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专业化、现代化建设。

  加强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建设。要对各类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等诸方面研究制定完整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同时加强政府的检查监督,确保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合法权益。

  总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于切实保障亿万老年人安度晚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认准方向,努力奋斗,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积极地关心、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达成愿望,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难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北京大学养老产业高级研修班(第一期)

  中美名师指点 跨界创新课程 整合资源人脉 洞悉行业发展

  1.报名截止:2014年10月24日

  2.报到时间:2014年10月25日 8:00—8:30

  3. 上课时间:2014年10月25日— 26日

  4. 报名方式:可任选以下方式,报名后,会有教务负责老师与您联系解答相关问题。

  A、登陆专题网站http://seminar.landscape.cn/在线报名(点击阅读原文)

  B、将报名信息发电子邮件到:seminar@landscape.cn

  (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电话,手机,邮件,信息来源)

  C、电话:(010)62766528,手机:王老师 18810816365,祁老师 18500161621,传真:(010)62745605

相关热词搜索:体系 青春 我国

上一篇:展望老龄金融创新之路—老龄金融专业论坛成功举办
下一篇:中国劳动保障蓝皮书:未来中国社保制度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