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日养老产业比对思考:站在老龄化的门槛
2014-09-28 14:04: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个人的理想,但当老龄化社会大踏步走来时,维系中国几千年的“养儿防老”模式却被迅速解构。在“以房养老”的模式仍在襁褓之中时,城镇化进程、“421”家庭结构已使得“空巢化”现象凸显。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个人的理想,但当老龄化社会大踏步走来时,维系中国几千年的“养儿防老”模式却被迅速解构。在“以房养老”的模式仍在襁褓之中时,城镇化进程、“421”家庭结构已使得“空巢化”现象凸显。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2011年我国最新的人口普查计算,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基本上达到10%,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迅速攀升,然而从国家产业政策到各种攻关试验,可以说是非常苍白。

  养老产业困难重重

  养老院或许是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的最核心部分,但一些养老院脏乱差的环境、简陋的设备、不专业的服务让大部分国内老人都对养老院望而却步。而记者走访多家养老院时发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养老院内得不到细心照顾。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能满足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需求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

  与此同时,一些私立养老院虽然设备设施完备,但数量有限且缺乏政策支持,使得每月5000多的高价让绝大多数老人望而生畏。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老人都希望在家庭养老,在自己的房子内度过余生,但房间内缺乏必要的适老化设计。同时,空巢家庭缺乏必要的看护,也使得老人在家中一样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

  我国虽然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关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但在缺乏必要的细则规范的前提下,特别是在“居家养老”这一环节,目前看来困难重重。

  困难首先来自住宅适老化设计的缺失。“在日本,目前不管是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普通建筑还是私营开发商建造的住宅,全部进行适老化设计,但我国无数开发商,还在跑马圈地炒概念,在万科、绿城等大开发商早就抛弃错层设计的时候,还有不少开发商在做错层设计,炫耀建筑物外壳的时候,没有人关注建筑里面的瓤如何。”刘东卫指出。

  社区照顾类的养老项目则遇到资金上的瓶颈。北京东城区“寸草春晖养老护理中心”的建成被称为和平里街道2011年为百姓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在老旧小区内,占地1600平方米,有50间房子、能容纳100名老人的护理中心的出现,解决了一部分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笔者采访期间,不断有老人打来电话或者亲自来了解情况。

  不过,这个由民间投资经营、政府支持的养老院,虽得到了政府补贴,“但政府每年10万元左右的补贴对整个养老院的花费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我们希望政府能给予我们更多补助和支持,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愿意为养老事业服务。”该中心负责人王小龙说。

  制度研究势在必行

  “在日本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政府就开始进行各种政策研究,其中就包括适老化住宅和养老地产。”据刘东卫介绍,我国的邻国日本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其未雨绸缪的老龄化社会应对政策,尤其是住宅产业政策和在公营住宅范围内试点研究老年住宅,使日本虽然同样存在诸如空巢化家庭、独生子女等问题,但依然能让国民在耄耋之年依然老有所依。

  据大阪市立大学教授佐藤由美介绍,日本早在1963年就推出了倡导保障老年人生活的《老人福利法》,1982年出台了《老人保健法》全面推广老人保健设施。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重,2000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看护保险制度”,要求40岁以上的被保险人为了今后得到看护,要缴纳一定的保险金,当被保险人接受看护时只需要承担看护费用的10%即可。

  佐藤由美介绍,日本在不同时期的居住政策主导老年住宅的发展,日本老年住宅无论是住宅还是看护服务,一开始都是由国家政府机构来进行投资建设营运,随后大部分转为由民间企业营运。从老年化人口比例上看,我国的情况与1985年的日本相仿,皆为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从养老地产发展阶段看,我们尚未开始起步。可以说我国养老住宅产业落后日本至少20年。

  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23.1%,这一数字在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一位。因此佐藤由美认为,保证大城市的老年人居住的安定性仍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因为许多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的房屋里接受看护服务,而不是到养老院去。“到2055年,日本老年人数将达到日本总人数的40%,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各种实验,面向未来,我们在实验什么样的设施才适应新的时代的老年人,我们在不停地探索着”。佐藤由美说。(中国建设报)

相关热词搜索:门槛 中日 产业

上一篇:养老风向标:到郊区小镇去养老,体验新的生活方式
下一篇:移动医疗在养老领域的投资机会分析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