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养老社区:从“老龄”转向“全龄”
2017-01-31 17:40: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6-12-06 养老那些事儿

 

  居家式的生活环境、无障碍的配套设施、便捷的医疗服务、共享的活动场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商业住区打出“老龄牌”,以吸引更多的老年消费者。但是,如果一个住区只有老人居住,是否会变成一个大型的养老院,是否还是有悖于我国传统的养老理念,是否还是没有考虑到我们独有的“中国式关系”。

  “我们不提倡建造单纯只有老人居住的所谓老年住区,而是提倡建设全龄化住区。要关注老人的社会属性,关注以老人为本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龄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与发展。”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袁牧提出,要从规划的视角开拓老年住区的创新之路。

  要想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首先要重新认识老年人,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老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发生、逐渐适应、逐渐接受的过程。“推己及人,我认为最好的养老方式,应该是对既有生活环境和既有生活方式的延续。”袁牧说,为此,还是应该规划建设全龄化住区。

  建设全龄化住区,首先要做好规划工作。因为,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实现理想的老年生活,必须要建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上,需要规划先行,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龄化社区的概念就是在自己的住宅中养老,就地养老,不脱离亲情关系,不脱离社会关系,不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袁牧指出,要想推动全龄社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要特别关注产业平台的作用。

  关注产业平台,必须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老龄化的人口数量也非常可观。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而且,受人口结构影响,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速很快,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另外,高龄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结合这些特点可以预见,高龄老人的服务将是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老龄服务需求将变得异常强劲,老人资产盘活、房地产转型、老人健康医疗和失能服务等产品市场巨大。”袁牧特别指出,“未来10年,老龄化的群体主要是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群,他们具有边老边富的特点,因此,老年产品和服务还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文化品位。”

  另外,在社区服务体系方面,社区养老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特殊化需求,医养结合是未来老年住区的核心功能,要关注不同阶段的老人“医养结合”的需求。“总之,全龄住区的规划,必须要满足社区服务体系运营的要求,必须为社区服务产业链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袁牧说。 

来源: 中国建设报

 

相关热词搜索:社区

上一篇:联合国发布报告:《老年公平在中国》
下一篇:天津扶持建家庭病床 “医养结合”能“走”医保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