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将养老服务业这一“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在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新产业已开始谋篇布局。上海市闵行区日前发布《推进养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从项目建设、产业链发展、金融服务等方面,争取将闵行建成国内领先的养老服务业实验区。
让每位老人都有一张称心的养老床
老龄化正以猝不及防的速度侵袭着中国大都市。截至2012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367万,占全市总人口25.7%。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30万,届时每3个上海人中就有1个老人。
与之伴随的是养老设施的严重不足。巨大的需求和服务短板同样意味着市场潜力。在“上海市闵行区养老服务国际论坛”上,200多位业内人士形成共识:政策窗口已经打开,养老服务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即将来临,养老医疗、地产、旅游等相关行业亦将成熟壮大,并创造出巨大的就业空间。
闵行本土企业家沈慧琴对“养老难”有切身体会,她的女儿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可能要负担起7个老人的养老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持续。
现在,沈慧琴投资的“快乐家园”持有型养老社区项目已完成土地出让,将于年底开工建设。作为闵行“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项目,这一项目建成后将提供1000张高品质养老床位和15万平方米专业养老设施,依照老人照看需求等级不同,社区将分为乐龄公寓、长者公寓、护理中心三种形式。
闵行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李炜介绍,除了持有型养老社区这种由投资企业长期持有的纯养老项目之外,闵行还将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发展混合型养老社区,建设部分可出售产权的养老公寓、部分必须长期持有的养老和护理配套设施,租售结合,以售养租;在城市化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嵌入型养老护理中心,例如在老小区中利用一层楼面提供日间照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帮助老人就近解决就餐、沐浴、配药等问题。“又如,利用社区及周边闲置房屋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养老护理场所,让社区老人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养老问题。家住闵行,总有一款养老模式适合老人。”
上海目前已将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作为上海人口导入大区、老年人增速迅猛的闵行,计划在未来3年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业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的8000至10000套有特色功能的养老床位,将在2015年前陆续开工建设,并着力打造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链。
新华网上海8月26日电(记者周蕊、吴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