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运营模式 > 正文

胡锦涛点赞的村庄,发展农宅养老,打造休闲养老社区
2016-04-26 10:26: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2年龙年除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田仙峪村慰问走访干部群众时,对这个村的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赞扬,并称“田仙峪村是个好地方”。

  田仙峪村位于怀柔区渤海镇东北部,属于怀柔浅山区,距北京45公里,距怀柔县城20公里,位于箭扣长城脚下,与著名的慕田峪长城相距离仅3公里。这里早在明朝修长城时就有了人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说,村委会门前的大槐树就是定居于田仙峪村的先人所栽。《怀柔县志》记载:1404年(永乐二年),慕田峪长城关口及周边长城建成。由此可断,在修筑这一带长城时,田仙峪村就已有人群居住。这个村子背靠雄伟的长城,脚下有潺潺的溪水,是个风光优美的小村庄。近些年以来,依靠虹鳟鱼养殖、板栗和民俗旅游三大支柱产业。2012年龙年除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这里慰问走访干部群众时,对这个村的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赞扬,并称“田仙峪村是个好地方”。胡总书记站在槐树下面与村民共放鞭炮、发表讲话的那棵槐树,成了明星树,来此旅游的人都以在树下拍照留影。

  2012年1月22日农历除夕,胡锦涛在怀柔区田仙峪村给村民拜年,祝愿乡亲们新春快乐、龙年吉祥、阖家幸福。

  胡锦涛在怀柔区田仙峪村老复员军人邵起成家中给老人拜年,同乡亲们分享新春的喜悦。

  北京晨报:闲置农宅变身“摇钱树”

  依山傍水的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一个特别的新型社区正在吸引着城里人入住。一百余套房屋闲置,这个典型的“空巢”小村杜绝了大拆大建,而是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将村落发展与养老休闲产业结合,鼓了农民口袋,满足了居民需求。今年,社区经营规模将由30家扩展到68家。

  资源通了

  走在田仙峪村的水泥路上,几处院落格外别致,院中桃花盛开。可走近一看,大门紧锁,一打听才知道,院主人并不在这里居住。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闲置房屋数量逐年增加。负责经营田仙峪乡村休闲养老社区的国奥集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怀柔区农村房屋的闲置率已接近一成。

  另一方面,在对北京市7个区的350名城市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86.1%的老人有强烈意愿到农村享受新型的养老方式,在这里开始一段山清水秀、空气清洁、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式休闲养老生活。

  一边是闲置的农村宅院,一边是对休闲养老的强烈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怀柔区创新农村工作改革思路,杜绝大拆大建,沟通资源,探索和唤醒农民手中所掌握的“沉睡财富”。该区通过政策集成,引进了有实力、有规模的优质社会资本国奥集团参与建设。既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又能细分高端休闲养老市场,缓解城市中心区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

  农宅改了

  怀柔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田仙峪村采取试点。试点工作将农村闲置房屋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进行分离,建立“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

  首先由企业按照一定标准,认定可以进行改造的房屋。村委会把这些房屋的户主组织起来,成立北京田仙峪休闲养老农宅专业合作社,作为组织管理农民并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的主体。国奥集团则作为投资和经营的企业,投入资金改造房屋、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生活服务体系、建立客户准入和退出机制,吸纳本村村民就业。区、镇政府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基础上,集成目前各项扶持政策,对试点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简化审批手续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监督合作社对社员进行分红,维护农民权益。

  第一批试点工作共流转和改造了院落30处,每处都充分体现出乡居韵味。走进改造后的院落内,灶台、地窖、压水机等农村特色的物件可随时使用。房屋内,由企业进行了设计与改造施工,随处可见茶道、戏曲、足球、中医等不同的文化元素。寝室与卫生间干净整洁,做好了防水与保温,兼具农村的简朴与城市的便捷,既有“野味”又有“潮范儿”。

  同时,整个社区的配套也进行了整体提升。位于村北头的办公楼,已建起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入内里,公共食堂、休闲酒吧、餐吧、洗衣房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两处闲置的宅基地也建设起了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

  日子甜了

  田仙峪村变样了。

  这里成了慕田峪长城脚下的休闲养老社区:道路硬化了,民俗院和商店规范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了,每逢节假日游客更多了……

  最先受益的还是农民。在闲置房屋的租金上,养老社区流转了30处闲置院落,为拥有这些院子的农民带来近1700万元的收入;将闲置的村委会办公楼建设成为综合服务中心,给村集体带来了155万元的收入。

  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和农事活动体验流转的60亩村里农用地,每年租金都在20万元左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也能就近加入社区从事保姆、保洁、餐饮等工作,前期已经吸收了19名农村妇女,每人每月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除了个人的收入外,合作社每年还获得养老社区经营利润10%的分红,用于对社员和全村农民的二次分红。按照计划,今年国奥集团将继续改造28套院落,更多的农民将从中受益。生活在田仙峪的人们,不管是农民,还是老人,这下生活真的甜了。

  法制晚报:养老农宅 拟向全市郊区推广

  位于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的本市首家养老农宅合作社,通过吸引社会投资对闲置农宅进行改造,打造休闲养老社区。近日,《法制晚报》记者在探访该村时获悉,今年该养老农宅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运行规模。这种模式运行成功后,将有望向全市郊区推广。

  首家养老农宅合作社赢得村民信任

  田仙峪村位于怀柔区渤海镇东北部,与著名的慕田峪长城相距仅3公里,全村284户668口人。以前,村里有很多宅子都长时间大门紧锁、空置了下来。

  据村支书孙建坤介绍,农宅闲置的原因主要包括村民外出务工、村民个人购置其他房产等,“由于农宅不能上市交易,只能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想出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租客。所以,村里的闲宅大多没有利用起来。”

  为了帮村民解决这一难题,区镇政府想到了与社会资本的合作。2014年8月,北京市首家养老农宅合作社在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成立,它利用闲置农宅的原有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形成了“农民出房、合作社入股、公司经营、政府服务”的新模式。

  该村合作社成立后,专门成立了一个评估小组,到各家实地考察,制定出一套高于市场价格的出租方案,让老百姓对这个刚成立不久的养老农宅合作社有了更多的信任。然后该合作社引入国奥集团对流转的闲置农宅进行了内部的重新设计改造。

  “以前房子老旧,不是租客看不上就是给的价钱太低。”如今,村民彭素华家老旧的院子有了个新名字——国奥乡居26号院。这里仅装修成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已经挣了50多万元。

  闲置农宅建养老社区拟在全市郊区推广

  记者了解到,在民宅改造过程中,以“休闲、养老”两大基调为主题,在注重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充分融入乡愁元素,外表“土味”十足,室内雅致不俗。木窗格、原瓦砾、室内吊顶的“原装”木梁,推门就是菜畦,木门内还增加了一道铝合金的门窗,既考虑到了入住人的舒适度需求,又保留了原始风貌。

  不同的院子还被打造成不同的主题:老音乐家、茶文化、书法笔会、国安足球国奥乡居休闲养老项目办公室主任纪刚介绍,目前,小院提供了三种方式入住,分别是体验式入住、每年6个月左右的短租和20年期的长租。如今,30个院子已经以长租的形式租出了7户。

  “以院落为单位整体出租,非常适合全家带着老人度假休闲。城里有条件的已退休能自理的老人,也非常适合在此入住。”纪刚透露,今年他们还计划再收28套这样的院子加以改造,进一步扩大运行规模。而怀柔区这种利用闲置农宅建养老社区的方式作为本市首个试点,运行成功后有望向全市郊区推广。

  养老社区生活方便农民增收且带动就业

  记者了解到,休闲养老社区除了按照老年人的需求把每户建设的各具特色外,在配套设施上也下了不少工夫。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有公共食堂、休闲酒吧、餐吧、洗衣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并且新建了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方便在此租住的老年人就近买药看病。

  吸引社会投资对闲置农宅进行改造后,社员不仅取得了房屋租金收入,还可获得一定的收益分红。另外,养老农宅还带动了当地就业,让村民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目前,田仙峪村共有19人在这个休闲养老社区从事家政、餐饮以及日常维修等工作。

  法制晚报 作者:周超

相关热词搜索:胡锦涛 村庄 社区

上一篇:【解读】四川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养老产业莫陷入“只见房不见老人”怪圈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