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据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全国老龄办有关负责人也指出,今后20年我国将年均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
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记者5日从民革中央了解到,多位民革党员集中就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国家对此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和引导。
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毛宗福反映,现行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大多限于生活照料,日常体检、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康复训练、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内容涉及较少,养老服务内容单一、水平不高。“通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可以有效推进医养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养老医疗需求。”毛宗福建议,开辟医养结合的多种途径,整合医养结合的有效资源,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式养老照料中心的规划建设与社区医疗服务站、村卫生点进行有效资源整合,为群众提供就近的日间托管、养老床位、健康管理、康复保健、上门就诊等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民革党员张兆旗表示,各地在服务老年人精神和心理生活方面仍显不足,创新不够。“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和文化知识更新滞后等原因,造成他们多方面的实际困难,要重视老年人养老形式的创新,特别要树立科学的养老意识,发挥文化在养老中的作用,培养安全养老的生活习惯,探索丰富多彩的养老形式。”张兆旗建议,各地摸清辖区各级各类可为老年人服务单位的可用资源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出台支持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政策意见,建立帮扶机制。同时推进信息化管理,以科技手段丰富养老内容,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收集老年人的基础数据,包括年龄、性别、退休前从事职业、疾病情况、特长、兴趣爱好等,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制化的养老服务。
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养老困局是民革党员窦梅关注的重点。她说,我国农村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龄化水平快于、重于城镇。据预测,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导致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窦梅建议,以农村土地改革为契机,再造土地养老保障“造血”功能。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大幅度增加农民生产性土地收益,确保农民通过土地取得的合法收益。同时发动农村基层组织力量,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供养条件,整合乡卫生院、老年人协会、敬老院等资源,倡导邻里互助,使农民能够居家养老,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日常照料、医生巡查、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