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独家解读: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
2016-10-10 10:20: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6年10月9日下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这也是目前为止,样本数最多,最有价值的养老产业的基础数据,通过这组数据,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或许你看到了养老产业目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许,你还能看到养老产业发展的商机,找到养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产业研究中心对官方发布的数据进行了解读,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真正读懂这些宝贵的养老数据。

发布会现场
 
  2016年10月9日下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这也是目前为止,样本数最多,最有价值的养老产业的基础数据,通过这组数据,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或许你看到了养老产业目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许,你还能看到养老产业发展的商机,找到养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产业研究中心对官方发布的数据进行了解读,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真正读懂这些宝贵的养老数据。
 
        一、调查范围
 
        数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涉及466个县(市、区),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将近4万人。调查发放样本22.368万份,抽样比约为1.0‰,调查实际回收样本22.270万份,有效样本为22.017万份,样本有效比率达到98.8%。
 
解读:22.017万份有效样本,是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养老服务调查数据,也是对行业发展最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今天我们更多的关注数据本身所反应出来的问题,从数据中发现养老产业的真实需求,从而找到打开养老产业金矿大门的钥匙。
 
        二、城镇人口比例
 
        数据:2015年,在全国老年人口中,城镇老年人口占52.0%、农村老年人口占48.0%。
 
解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老年人口已经超过农村老年人口,这也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
 
       三、老年人口性别比
 
       数据:2015年,在全国老年人口中,女性老年人口占52.2%、男性老年人口占47.8%,女性老年人口比例比男性老年人口高4.4个百分点。
 
        解读:这个说明,养老产业的发展,一定不能忽视大妈的需求,中国大妈不仅可以影响全球的黄金市场:)也可能左右中国的养老市场,所以大家多关注大妈的需求。当然,我们的关注点也一直在大妈的身上,比如说,跳广场舞的,都是大妈,甚至跳出国门,跳到国外去了。扫荡黄金市场的,也是中国大妈,不仅娱乐,在投资方面,大妈都享有非常高的决策能力,所以多考虑大妈的需求,满足了大妈的需求,才能赢得养老市场。
 
        四、老年人口结构
 
       数据:2015年,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中龄(70-79岁)老年人口占30.0%,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9%。
 
解读:目前老年人口还是以低龄为主,高龄老人只占13.9%,故虽然老龄化程度高,但实际的养老服务需求并不旺盛,与老年人口结构有关,现阶段,服务中低龄老人的养老产品应该更有市场,也就是说,为中低龄老人提供的服务更有市场,比如说,老年人旅游。
 
         五、受教育程度
 
        数据: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29.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5%,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
 
        解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是目前老年人的现状,故在设计和提供养老服务产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简单易用是所有产品和服务设计的基本要求。
 
         六、单身老人比例
 
         数据:2015年,老年人口中有配偶的占71.6%,丧偶的占26.1%,离婚的占0.8%,从未结过婚的占1.5%。
 
          解读:这里,我们将丧偶、离婚以及从未结过婚的老人统称为单身老人,从数据来看,单身老人只占不到三分之一,还是以老两口为主,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为这部分老人服务,因为市场基数更大。
 
       七、老人子女数
 
       数据:2015年,老年人子女数平均为3.0人,城镇为2.7人,农村为3.3人。
 
       分年龄组来看,2015年,60-64岁低龄老年人平均子女数为2.3人,65-69岁中低龄老年人平均子女数为2.7人,70-74岁中龄老年人平均子女数为3.3人,75-79岁低高龄老年人平均子女数为3.7人,80-84岁中高龄老年人平均子女数为4.0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为4.1人。
 
       解读:年龄越大的老人,子女数越多,但最少平均都有两个以上的子女,目前,需要养老的老人,因历史原因,相当部分经济并不宽裕,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过上满意的老年生活有难度,那么就需要得到子女的支持,这也是传统的养儿防老,所以我们在提供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子女的因素,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会更有市场。
 
        八、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数据:2014年,我国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23930元,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7621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16538元和5970元。扣除价格因素,城镇老年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9%,农村老年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1%,农村老年人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老年人。
 
       解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基础也决定了老人的养老消费能力,2014年,城镇老年人人均收入达到23930元,每月约2000元,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除了北上广深等大型城市,为其他城市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都可以考虑这一收入标准。
 
       九、老年人收入结构
 
        数据:2014年,城镇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79.4%,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20.6%。
 
       解读:从以上数据来看,城镇老年人的收入,以退休工资等保障性收入为主,同时其他收入来源也在进一步增加,收入的多元化,有利于增加老年人的购买能力。
 
        数据:2014年,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36.0%,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64.0%。
 
        解读: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没有退休工资,保障性收入较少,主要还是靠家庭转移性收入等,也就是说,农村老人更依靠子女来养老。
 
         十、老年人的消费结构
 
         数据:城乡老年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现端倪。2014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从支出结构来看,日常生活支出占56.5%,非经常性支出占17.3%,医疗费支出占12.8%,家庭转移支出占9.0%,文化活动支出占3.2%,其他支出占1.2%。
 
        与2010年相比,日常生活支出、医疗费支出、其他支出占比降低,非经常性支出、文化活动支出、家庭转移支出占比提高。这表明,城乡老年人消费行为正在逐步由生存型向文化休闲型转变。
 
         解读:随着收入的增加,在基本生存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老年人的需求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吃、住、行等这些基础的,更多的向有品质的养老生活发展,比如说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
 
         十一、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
 
        数据:2015年,56.9%的城乡老年人享受过免费体检。2015年,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98.9%和98.6%,2015年,32.8%的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分城乡来看:27.7%的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37.6%的城镇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
 
        解读:从这组数据来看,医疗保障的普及程度还是非常高的,城乡身体状况好的只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健康问题,这说明老年健康市场非常大,也是健康养老产业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健康状况比城老人更差,城镇老人健康状况自认为不够好的占到了62.4%,这是一个庞大的客户基数。
 
        十二、老年人照护需求比例
 
          数据: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分城乡来看,城镇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4.2%,农村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6.5%。
 
        分年龄段来看,79岁及以下的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1.2%,8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41.0%。
 
        解读:老年人照护市场是养老服务重要的重中之重,也就是我们强调的刚需,青松看护,就是以老年人照护为主,特别是术后康复,是深挖老年人照护市场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未来老年人照护服务仍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村老人、8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重点的服务对象。
 
        十三、社区老龄服务需求结构
 
        数据:
          2015年,
         38.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看病服务,
         12.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做家务服务,
         11.3%的老年人需要康复护理服务,
         10.6%的老年人需要心理咨询或聊天解闷服务,
         10.3%的老年人需要健康教育服务,
          9.4%的老年人需要日间照料服务,
         8.5%的老年人需要助餐服务,
         4.5%的老年人需要助浴服务,
        3.7%的老年人需要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
 
        解读:上门看病和家务服务是社区老龄服务的重点,康复护理服务,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心理服务和健康教育服务,是精神文化服务的两大重要内容。日间照料服务只占9.4%,这或许能够验证,为什么政府开的那么多日间照料中心,多数都关门大吉了,因为这些都不是老人的实际需求,花大精力放在日间照料服务上,还不如重点把上门看病、家务、康复、心理和健康教育等核心的服务做好,这些服务做好了,大部分的老人会生活得更好。而政府需要针对日间照料服务、助餐服务、助浴服务等只有小部分老人的需求,如何样去实现,制定更加有效的方案,为了这些服务,将大量的养老资金投入在这方面,是否值得,牺牲其他更多的老人更需要的服务,是否值得?
 
十四、社区老龄服务的内容
 
        数据:
        2015年,社区提供生活类服务的情况是:
         33.0%的社区有法律或维权服务,
         21.8%的社区有殡葬服务,
         15.6%的社区有托老服务,
         15.2%的社区有家政服务,
         5.9%的社区有老年餐桌服务,
         2.2%的社区有陪同购物服务,
         1.6%的社区有老年婚介服务。
 
        社区提供医疗康复类服务的情况是:
          37.5%的社区有健康讲座服务,
         35.0%的社区有上门看病服务,
           15.5%的社区有心理咨询服务,
          12.3%的社区有康复服务,
          7.0%的社区有上门护理服务,
          5.6%的社区有陪同看病服务,
         4.5%的社区有家庭病床服务,
         3.9%的社区有康复辅具租赁或出售服务。
 
         解读:将十三和十四这两组数据对比,就知道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服务内容,我们提供的服务,是不是老人所需要的服务,只有这两项匹配了,养老服务需求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十五、老龄用品的使用情况
 
        数据:2015年,有65.6%的老年人使用过老龄特色用品,其中城镇为71.8%,农村为59.0%。使用老花镜的比例为46.8%,使用假牙的比例为27.0%,使用血压计的比例为14.2%,使用拐杖的比例为9.3%,使用血糖仪的比例为3.9%,使用按摩器具的比例为3.3%,使用轮椅的比例为1.9%,使用助听器的比例为1.6%,使用成人纸尿裤或护理垫的比例为1.0%。
 
         解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老年人及其家庭对老龄用品尤其是康复辅具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和细化,老龄用品业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十六、老年人参与公益、公共活动的情况
 
         数据:2015年,45.6%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的总人数突破1.0亿。34.2%的老年人经常帮助邻里,20.7%的老年人经常参与维护社区卫生环境,17.0%的老年人经常协助调解邻里纠纷,13.1%的老年人经常关心教育下一代,8.6%的老年人经常维护社区社会治安,2.3%的老年人经常参加文化科技推广活动。2015年,城镇老年人公益活动参与率为43.2%。2015年,72.9%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帮助社区有困难的老年人。2015年,21.4%的老年人向社区提出过建议,39.5%的老年人表示社区在办大事时征求过他们的意见。2015年,在参加老年协会的老年人中,76.7%的老年人对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表示满意。
 
         解读:经常与社区的老人接触,我们会发现,老人其实都很热情,这也能从数据中得到证明,将近一半的城镇老年人参加过公益活动,更有72.9%的老人愿意帮助有困难的老人,说明老年人还是很有爱心的。
 
        十七、老年人权益保护情况
 
         数据:2015年,65.8%的老年人享受过多种优待,其中,20.8%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共交通票价减免,13.4%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园门票减免,10.1%的老年人享受过旅游景点门票减免,9.1%的老年人享受过普通门诊挂号费减免。
2015年,92.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其中城镇为93.6%,农村为91.6%。95.6%的老年人表示没有遇到侵犯其权益的情况。
 
解读:我们注意到一组数据,10.1%的老年人享受过旅游景点门票减免,这说明至少有10.1%的老年人外出旅游。我们希望在门票方面,能给老年人更多的减免,这样有利于养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老年人旅游的发展。
 
        十八、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数据:2015年,88.9%的老年人经常看电视或听广播,20.9%的老年人经常读书或看报,20.7%的老年人经常种花养草或养宠物,13.4%的老年人经常参加棋牌活动。2015年,有5.0%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在城镇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为9.1%,城镇低龄老年人经常上网的比例提高到12.7%。
 
         解读:做老年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老年人上网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这为老年人电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十九、老年人旅游
 
        数据:
       2015年,13.1%的老年人明确表示未来一年计划外出旅游,9.1%的老年人表示有可能在未来一年外出旅游。其中,城镇老年人未来一年有明确外出旅行计划的占17.5%,农村老年人占8.3%。2014年,8.7%的老年人有外出旅游支出。
 
       解读:至少有10.1%的老年人已经出游,未来一年有出游意向的老人达22.2%,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据,说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能够外出旅游,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相对应的,市场上真正服务老年人,为老年人所需要的老年人旅游服务非常少,旅社以传统的旅游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旅游服务,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随着市场的发展,老年人旅游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二十、失能、半失能老人达4073万
 
         数据:2015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18.3%,总量约为4063万。
 
         解读:刚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是目前养老产业公认的刚需市场,这个市场有多大呢?4063万潜在的服务对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但也需要相对较为专业的服务,只有专业的服务才能赢得这个市场。
 
         二十一、老年居住环境适老化不足
 
         数据: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滞后,农村老年人住所不适老问题尤为突出,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在农村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63.2%。
 
       解读:大部分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确实,我们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就比较少为老年人考虑,不适老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往往问题伴随着机遇,未来适老化住房的改造,或许是一门非常有前景的生意,大部分的老人有这些问题,市场需求基数是有的,如何提供专业的,老人愿意接受的适老化住房改造服务,也将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重要内容。
 
        适老化改造,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建筑装饰等公司可以考虑转型提供此类服务或作为未来的新业务发展方向。
 
         二十二、空巢老人超过半数
 
数据: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突出,空巢老年人(老年夫妇户、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为51.3%,其中农村为51.7%。
 
         解读:空巢老人的问题一直都被大家关注,但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我们所需要研究解决的,目前空巢老年人的数量超过50%,也就是说,全国有一亿的空巢老人,在设计养老服务和产品的时候,空巢老人这种现状,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来源: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产业研究中心,转载请注明
 
          1、2016生态养老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11.11
          2、新华网:中国生态养老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3、国搜头条:2016中国生态养老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4、新玩法:把生态木屋搬到老博会现场,会是什么场景?
         合作、报名电话/微信:13001134288
         5、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简介(11.10-12)
          6、全新改版:300万字的养老产业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老年人 城乡

上一篇:主动来福利院养老,听听老人们怎么说!
下一篇:人民日报:“老去”的乡村需要啥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