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高层•政策】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014-03-24 09:27: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胡晓义:以养老医保为重点实施全民参保登记,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

  

  胡晓义:以养老医保为重点实施全民参保登记,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构建公平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主题发言时表示,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谢谢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论坛的组织者,邀请我参加这次高层论坛,并且安排我就“建立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一个问题发言。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也不可能做一个全面的展开的论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前景的重要的举措,那么我就更加公平和可持续这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首先,关于更加公平,我想讲四点看法。第一,强调社会保障制度要更加公平,首先是基于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国民收入分配的各个环节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而作为再分配重要手段的社会保障则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当我们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之后,就注意妥善处理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强调了决定性,同时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要更加公平,突出了“更加”。我以为这二者构成相辅相成的平衡关系,也就是既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强调社会保障制度要“更加公平”,又是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的客观背景。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6万多亿,人均6700多美元,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基本特征。在这样一个阶段,人民群众的公平性诉求越来越强烈。在社会保障领域,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当初要求享有基本保障转向要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均衡、平等、公正和透明。这种诉求我们应当看作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加公平,我以为这是要求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注重发展规模和进度,而且更加注重内部结构均衡,以体现新的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

  第三,强调社会保障制度要更加公平,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领域深化改革的方向。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着力改革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重建了社会化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始建了失业保险制度,进入新世纪以后,又相继建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些重大的保障制度最迟都在2012年实现了在全国各地的普及。到去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8亿2000多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亿多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分别覆盖了近2亿人,1.64亿人和1.64亿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已经发放了5亿4000多万张,初步构建起全民的网络,在分享发展成果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有许多不足,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保,比如养老保险还有将近2亿符合条件的人员没有被纳入到覆盖范围,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全面的改革,而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双轨运行待遇差的矛盾比较突出,许多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还是分设的,造成了公共管理资源的浪费,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也还不够顺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进而影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效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加公平,所谓“更加”,我以为既是对前一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平性取向的一种肯定,又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突出矛盾提出的改革的更高要求。

  第四,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的主要任务,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实现全覆盖,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二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制度改革;三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国务院已经决定合并实施新农保,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也需要进一步推进;四是搞好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转续,为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扫清制度障碍。

  关于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也谈三个想法。第一,要以百年为期来审视和安排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算来也有60多年的历史。自90年代以来进行了重大变革和重构,未来几十年涉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外部环境,我以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要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要面对人口老龄化进入高峰期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三是随着我国经济更加广泛深入的融入全球化,要准备应对各种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在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最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已经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必须深谋远虑。吸取的经验是既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的水平,又要防止福利刚性的弊端。有些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几十年,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几陷崩溃,需要引以为戒,所谓百年视角就是不能因一时之需,或者满足部分群体的诉求而扭曲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第二,要实现社会保障基本制度的定型。经过6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初步构建起适合国情特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的体系架构和基本的制度安排。其中经历了许多曲折,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但是被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广大人民群众从中不断获益,这一局面弥足珍贵,我们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基本制度的大体定型并不断完善。保持稳定才能发展,不折腾才能长久持续,如果总是换路数,改模式,把时间耽误了,把思想搞乱了,反复地交学费,就谈不上制度的持续发展。这一点国际上也提供了许多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

  第三,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基本定型不是拒绝变革,当前最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完善的,是建立和巩固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增强制度的激励性,特别是养老、医疗等有个人供款的项目,要强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导向,避免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保障的倾向。二是提高统筹的层次,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是实行基金的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也应当积极推进省级的统筹,从体制上打破地域分割的藩篱,增强社会保障资金调剂功能和使用效率。三是拓宽筹资渠道。坚持国家、用人单位、个人多方供款。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社保的财政资金投入,单位要依法履行参保缴费义务,但也适当降低企业费率,保持其发展活力。

  个体费率总体已经不低,主要是应当提高实际缴费的比例,减少中断缴费的现象。还要积极开辟国有资产划转社保基金等新的渠道。同时,对多达几万亿的社保结余基金探索市场化投资运营的路径,努力实现保值增值,这既是减缓未来资金支付压力,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四是合理调节抚养比,针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挑战,结合我国人口结构和人力资源供求趋势,加强精算,未雨绸缪,预作安排,适时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既保持资金长期平衡,又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五是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人寿、健康保险,为群众提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制度安排,改变过度依赖政府基本保障的格局。谢谢各位!

  ---------------------------------------


相关热词搜索:高层

上一篇:【政策•调研】民政部领导调研北京社区养老
下一篇:【政策•聚焦】:推进养老机构责任险后,养老院里,纠纷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