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流失近七成 业内:待遇和认同感低
2016-07-06 10:48:2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我国养老服务业需求不断增大。但是,专业院校相关专业招生却频频遇冷,而且学生毕业后的流失率较高。有业内人士反映,养老护理专业存在待遇水平和社会认同感不高等情况。

  2016医养结合国际高峰论坛:【倒记时2天】2016医养结合国际高峰论坛将于7月9日在贵阳举行!

  习总书记强调建立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成为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发展的核心内容!电话/微信,参会:13001134288 会务:13811691944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我国养老服务业需求不断增大。但是,专业院校相关专业招生却频频遇冷,而且学生毕业后的流失率较高。有业内人士反映,养老护理专业存在待遇水平和社会认同感不高等情况。

  2011年,民政部出台《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显示到2020年,养老护理员600万人。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福祉学院院长杨根来表示,数字上来看,相关专业院校发展快,但招生却没跟上来。2004年,全国只有三个院校,到了2014年,职业院校发展到65所。今年,院校总量有154家,但招生规模并没有随着办学数字的增加而增加。甚至个别院校想招,只能招几个人。

  杨根来介绍,以他们学院为例,约9成毕业生进入养老机构就业,主要是民办养老机构。虽不愁就业,但到岗3年左右的流失人数也不少。

  杨根来说:“同样是三年,护理专业学完挣上六七千,老年专业很辛苦,只有三千多左右,已经是不错的了。薪酬上有一半缩水。再一个,职业认同感较差。认为养老是伺候人的活儿,辛苦又没有职业发展的前景。

  杨根来建议,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高职学生免费教育;大专院校毕业,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作,给予入职补贴等等。(央广网 记者刘飞)

  其他观点:

  原标题: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不能依赖政策优惠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人才的紧缺日益凸显。为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去10余年,许多高职专科院校办学招生。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发现,遍地开花的院校却多招生遇冷,此外,由于劳动强度高、工资水平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因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科班毕业生在一线养老护理岗位上的流失率高居不下,甚至超过七成。(7月5日《北京青年报》)

  2011年,民政部出台的《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显示,到2020年,养老护理员达到600万人。而目前开办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校每年培养学生规模不超过3000人。巨大的市场缺口,让不少学校看到了机遇,遍地开花的院校招生却意外遇冷,调研显示,2014年,全国45所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中,有10所院校没有在校生,有10所学校在校生人数少于50人。一方是强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的瓶颈,对此,不少人士呼吁国家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养老护理人才实行免费教育政策,再比如给予一定的入职补贴等等,让更多学生投身到养老护理的事业中来。

  当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养老护理人才存在极大缺口是事实,院校招生遇冷是事实。分析这些事实的背后,原因大概有那么几条:一是工资待遇低,收入与付出不对等;二是陈旧的观念打击着人们从业的信心;三是上升通道狭窄,缺乏制度安排,没有职业荣誉感等。对此,国家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促进有关人才的培养,扶持养老事业的发展是应有之义,这既是养老事业公益属性的要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之举。

  然而,我们还应看到,养老服务终究是个产业,可以出台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却无法做到包打天下,这是因为招生遇冷只是产业的入口,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产业内部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对于养老产业过于强调公益性,而对市场属性认识不足,比如养老服务机构盈利能力偏弱与其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有着莫大关系,再比如养老护理的专业化不足等等问题。

  养老护理是个巨大的“金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金矿”的开发不仅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市场之手的推动。比如,科班毕业生待遇偏低与流失率偏高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养老机构品牌化运营和提高服务附加值来解决。有一些外资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做得风生水起就是鲜明的例子,精准的客户定位,规范化的运作,完全市场化的运营,养老护理人员获得不菲的收入也是情理之中。

  从发展前景来看,养老护理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养老护理人员有多稀缺自不待言。但,我们不应只看到产业上游人才培养的瓶颈,也应看到瓶颈产生的内在原因,出台相关人才培养优惠政策固然能够解决眼前问题,然而没有产业下游的健康发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与其单纯关注出台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不如进一步营造养老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市场竞争的大手充分发挥作用岂不更好?

  文/杜建锋

相关热词搜索: 毕业生 养老 护理

上一篇:中国养老产业:资源割据导致“医养结合”步履维艰
下一篇:不被认可又没钱景,谁会愿意从事养老服务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