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精神•关怀】养老还应注重“精神关怀”
2014-03-24 09:09: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年华似水,时光如白驹过隙,谁来为我们养老是一个看似遥远其实迫切的问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年华似水,时光如白驹过隙,谁来为我们养老是一个看似遥远其实迫切的问题,在2012年老年人数达到59.43万人的佛山如何解决这一关系千家万户的难题呢?

  建设“医养结合”模式

  今年的市“两会”上,谭家驹、罗维满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创新和完善我市多功能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建议提出,佛山市应由市人社局会同发改委、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尽早研究,并用创新的思维,探索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有机结合,医院为服务输出端并将服务拓展到社区和家庭的养老模式。这种具有佛山市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并让老人享受到良好的专业的养护,照料服务。“老人的身体对于医疗方面的需求非常多,因此不解决好‘医’的问题,也是不能算真正解决了‘养’的问题。”

  建议认为,这种养老模式不仅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心理关怀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老年病人在医院治疗后转入社区,在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方面,如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保健、养生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进行无缝隙对接。

  养老还应注重“精神关怀”

  在关注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佛山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齐广忠认为精神关怀同等重要。“老人这一辈子吃尽了苦头,到老的时候就应该安享晚年。”为此,市福利院每天都组织了不同的文化活动,例如合唱团、棋类、麻将等供老人们自由选择,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镇街则可以开展居家养老、安装平安钟,建设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让老人在晚年发挥余热,感觉到幸福。

  政协委员罗斌华认为,政府可以考虑实现社区养老院全覆盖,让老人得到照顾的同时,又不用和原来的生活环境脱节,亲戚朋友也可以随时探望。

  延伸

  居家养老:不出门就能享受专业养老服务

  除了机构养老外,佛山目前在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中介机构,为独居、孤寡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彭叔,最近身体怎么样?血压降下来没有?”3月18日,记者和3名市民代表跟随南海区春晖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工,到三山新城体验居家养老服务。探访老人前,社工邹鑫柱就告知了注意事项:拍照要征得老人同意,进门要说明来意,不要随便向老人许下承诺,不要随便搬动老人家里的物品等等。此外,在了解老人身体状况、观察家居环境的同时,准确找到服务对象的需求,也是一名专业的养老社工在探访时要做的。

  据悉,南海区从2007年开始推行居家养老服务。2010年,南海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3个月服务对象达到500多名。春晖养老服务中心(下称“春晖”),就是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竞标的形式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来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由区镇负担,符合条件的区内户籍60岁以上老人均可以免费享受到政府购买的服务。

  社工服务质量如何?不是做完就算,购买方和服务对象、专家等每季度会进行评估,社工内部也有相关制度进行考核监督,要求必须达到相应的服务标准。

  春晖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照中标价,政府按每名服务对象每月300元的标准给社工机构拨款,机构要提供上述居家养老服务,但这笔钱很难达到高标准的服务。如果仅靠政府,资金来源太单一,服务就难以为继,因此还需要社工去开拓社会资源。加上社工和护理员待遇低、工作辛苦,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故事

  不愿儿孙太操劳 主动住进养老院

  老人陈钿:

  17日上午,春日的太阳暖洋洋地洒落下来,90岁的老人陈钿坐在轮椅上,由两个儿媳推着,在寿星公寓里惬意地散步。她已经住进这里3年,和周围的老人、小卖铺的老板都十分熟识。

  陈钿的儿媳郭姨告诉记者,老太太是南海人,很早就守寡,一个人拉扯大了四个儿子。十几年前,因为患病,她切除了左腿。好在儿孙们都很孝顺,端饭送水、倒屎倒尿服侍了她十几年。看到后辈既要照顾自己,又要工作,陈钿主动提出要到养老院去。“她是个很善的人,怕拖累我们,就要来养老院,不让她来,她就闹脾气。”郭姨说,家人考察过几家养老院后,发现公办养老院要排队,觉得寿星公寓虽然是民办,但比较大型,环境也不错,就把她送到了这里。

  因为性格宽厚善良,陈钿在养老院的人缘很好,有其他老人陪伴,身体不好时也能在养老院得到医治,家人挺放心。不过老人的另外一位儿媳邱姨说,兄弟妯娌们商量好,每个星期要固定一天有人来养老院陪伴老母亲。当天,她就是特地请假过来的。“过来帮她洗头洗澡,陪她聊聊天、散散步,年纪那么大了,还能陪几次呢?”邱姨说,把老太太送到养老院,不担心别人会说他们不孝,毕竟儿孙怎么做,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养老院虽好 还是想回家住

  老人黄九妹:

  黄九妹,80岁,南海叠窖人,退休前是佛山市棉织二厂的女工,从11岁开始工作到52岁,工龄足有40年。因为老房拆迁,已经在寿星公寓住了2年。

  黄九妹有三女一子,都已经退休。她告诉记者,入养老院前,自己也是一个人住,家人请过保姆来照顾,每个月3000多元,而她的退休金只有2600多元,加上吃用根本就不够。老房拆迁后,她就搬到了寿星公寓,等到明年回迁房建好,她就可以回家了。

  “这里一百多户老人,最幸福的就是我了,儿子、女儿、女婿有空就过来看我,一个月过来十几次。”她语气里颇有些自豪,“每次过来,就带水果、点心来,陪我聊天。”没事的时候,黄九妹喜欢在院子里走走、坐坐,和别的老人聊天。尽管对养老院的日子挺适应,她说自己还是想回家。“这里吃用算便宜了,400多块钱一个月,环境也不错。想不想回去住?当然想啦,这里好闷,伙食也不合口味,回去有子女陪着,想吃什么就煮什么,煲汤都热点啦!”

  谈起子女 他会流眼泪

  老人水叔:

  “待会见到水叔,千万不要提起他的子女。”探访前,社工柱哥多次叮嘱。在三山新城中区社区南村一间狭小老旧却又整洁的屋子里,记者见到了95岁的水叔。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起来像只有70多岁。

  水叔平时一个人居住,一家养老院的护理员每周来两次,帮他打扫卫生、洗衣服,平日里都是他自己买菜做饭。客厅太小,容纳不了多少人,水叔几次起身招呼屋外的人“入来坐”。除了听力差、血压偏高外,水叔身体很好。问起他的养生秘诀,他高兴地分享:“做运动,以前我每天做50个‘举重’(在健身器材上做拉伸动作),后来装了心脏起搏器,就没做了。前阵子还能踩单车去买菜,现在有空就甩甩腿脚。还有就是要讲卫生。”

  他爱看中央台的新闻频道,对新近发生的新闻都清楚。社工送来的电磁炉,他会看着指示的文字用。前阵子社工组织一班老人家去看电影,水叔很高兴。柱哥告诉我们,水叔能那么长寿,或许和心态好也有关。他有七子一女,只有第四个儿子孝顺他。“每次提起子女,他就会流眼泪。”我们要走,水叔特地送到村口的广场,笑着挥手,“你们来很开心,下次再来。”(新快报 记者 曾春花)


相关热词搜索:精神

上一篇:【产业•现状】为给父亲养老,子女自办养老院
下一篇:养老更需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