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匡贤明:反对延迟退休 国有资本应驰援养老缺口
2014-02-10 15:24:4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改革养老保障体制,是各方共识。但怎么改,却需要从现实最突出的矛盾出发。当前最主要的矛盾,短期内是部分地方的养老保障空帐问题,长期内是全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问题。

  作者:匡贤明,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经济所所长,腾讯财经专栏作家。

  改革养老保障体制,是各方共识。但怎么改,却需要从现实最突出的矛盾出发。当前最主要的矛盾,短期内是部分地方的养老保障空帐问题,长期内是全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问题。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年限是个方向;但短期内恐怕需要慎重。当前,养老体制目前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是体制尚未全覆盖,中央地方关系尚未明确。

  1. 养老保障的核心问题是公平、可持续。养老保险是一个涉及每个人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有两个。一是公平,所有的人都应当公平地享受到养老的保障;所有的人都应该为养老服务体系做出公平的贡献。二是可持续。这个制度要能够可持续地运转。当前养老保障体系面临临的最直接的矛盾,恰恰是养老体系存在巨大缺口。尤其是在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这个缺口有可能越来越大。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达到18.3万亿元。如果当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设GDP年增长率为6%,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

  这个巨大的缺口,是延迟退休的一个重要理由。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这个缺口更是不公平社会保险安排的结果。造成我国养老金缺口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口结构绝对老化,而是根源于转型过程中制度设计不完善。在不公平的基础上延迟退休年限,带来普通劳动者福利水平的绝对下降,有可能在缩小缺口的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矛盾甚至社会动荡。

  2. 养老保险缺口在于制度的不完善。第一,养老保险并未实现全国统筹。大多以省级统筹为主。有些省由于历史负担比较重,养老金缺口比较大,而有些省历史包袱轻,养老金反而有盈余。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总量上可能对总缺口没有影响,但却提高了整个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社保互济、共济能力的不断增强。

  第二,养老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相当规模的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不缴纳养老保险却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退休保障。换言之,企业单位与城乡居民缴纳的社会保险,不仅要养活未来的自己,还要养活行政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这个制度安排,不可能不出现缺口。

  第三,养老保险尚未实现制度对接。就是在缴纳养老保险的群体中,也有三个制度安排,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尽管在制度设计之初分类推进有历史合理性,但这种制度却制约了劳动力的流动,也使得整个资金池子被人为地分割成三个互不联通的部分。

  未统筹、未全覆盖以及未对接,不仅带来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公平,而且造成了巨大缺口。但这三大问题与劳动力的退休年限安排没有丝毫关系。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三个问题,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缺口问题,无异于“远水解近渴”。

  3. 解决缺口问题,短期内有比延迟退休更优的办法。从长期看,延迟退休尚有理解之处,这是源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但短期内,中国正处于转型进程中,通过制度变化解决缺口,效果更直接。这也是“改革红利”的具体化。第一,调整生育政策。以抚养比为目标,逐步放开生育政策。这是一个治本的方法。长时期严格的生育政策,是提高人口抚养的原因。当前各方对调整生育政策有巨大社会需求,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方案,有序、分步地调整生育政策。

  第二,调整国有资本配置。我国当前巨额的国有资产并没有发挥在社会福利上的作用。作为全民所有的国有资本,每年上万亿的增值收益,不能由少数人和既得利益分享,而应当用于补充养老保险缺口。每年把国有资产净收益的20%注入社会保障体系,既可以弥补现有缺口,又可以建立可扶持的支持机制。

  以上两种方法,都比延迟退休年龄更有效,而且更为合理、更为公平,对社会的冲击要小。相比之下,延迟退休年限,无异于下下策。舍两个上上策不用而下下策,恐怕只会加大社会危机因素。

  简言之,养老保险体制的缺口主要源于制度安排,通过延迟退休年限而不是进一步的改革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会加大不公平程度,而且其效果远逊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因此,延迟退休年限,我反对。

  ---------------------------------------


相关热词搜索:贤明 反对 延迟

上一篇:陈秉正:延迟退休可有效弥补养老金缺口
下一篇:匡贤明:养老向社会放权还需更多实招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