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智慧养老院建设:“现购”还是“定制”?
2024-01-30 15:36: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智慧养老院建设:“现购”还是“定制”?
智慧养老院内配备了多种老人体质检测仪器。

老人身边充满高科技而不自知,这是智慧养老院的终极目标。

今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次将“建设30家智慧养老院”纳入其中。时至年尾,市民政局组织专家评估首批试点成果,为2025年底完成100家智慧养老院的目标梳理经验、总结做法。

在智慧养老院的建设契机下,沪上部分养老院自建管理平台。工作人员们就此告别手填表单,实时动态的健康管理“一人一档”在特殊紧急情况下派上了大用场。于护理员而言,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后,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服务好老人上。

“新生事物诞生后,关键是如何试出经验、试出制度,让无感的智慧养老院服务好老人。”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副院长黄宁洁信心满满。

不追求最先进最智能,关键看需求

不少新建养老机构中,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是“标配”。可难题也随之而来。

认知障碍老人容易“出走”,需配备敏感精确的定位系统。沪上部分养老院找到时下正火的智能手环。可一番实测下来,因老人佩戴体感不适,且护理员搀扶时很容易误接触,最终他们选择对传统胸牌进行智能化升级——胸牌正面记录了老人姓名等信息;背面嵌入定位系统,实现自动定位及报警。

智慧养老设备是否要追求最先进、最智能?在不少养老机构负责人看来,关键还要看老人以及护理员是否“真需要”。

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则靠着院内的“小发明”阶段性地破解了难题。不足手掌大小的布艺香囊佩戴于老人胸前,若非刻意提起,很难有人将其与蓝牙定位系统联系在一起。为确保老人安全,院内室外广场圈出一片安全区域,一旦老人越界,后台监管人员就会从平台上看到走失预警信号。为何耗费心思研发产品?黄宁洁解释,养老院空间大、护理员服务动线长,根据场景优化产品能更好匹配需求。

既要设备好用,也要数据靠谱

研发时,还有不少智慧养老院将重心放在特定应用场景,比如防跌倒等。

对高龄老人来说,每一跤都是“不可承受之痛”。在不少养老院,虽以高比例配备了护理员队伍,但如何实现“人防+技防”的最优组合,仍是难点。以某机构的探索为例,经多方比选,团队淘出一套毫米波监测设备,实时感应老人的身体姿态。为试出最佳预警反馈时间,工作人员代入老人视角,模拟各类可能发生的场景。既不能在冰冷的地面上坐了大半天,警报又不能过于敏感。人体高度不足70厘米、停留时间超15秒、两次警报的间隔时间为8分钟——养老院团队经过无数次磨合,方才“磨”出精确数据。

在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入行3年多的护理员钟萍有了院内新搭档——AI(人工智能)摄像机。她欣喜于24小时运转的AI摄像机能辅助捕捉到老人跌倒意外的发生。但偶尔的预警误报也令她“虚惊一场”。

但钟萍等一线护理员相信,护理员人手有限,AI摄像机是大势所趋。要顺利通过磨合期,就需要更多养老院使用智能设备并积累数据,为相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喂料”,使数据模型更加精准。

接口五花八门,养老院也要“网管员”

智慧养老院建得如何,不仅要看它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力,也要观察它如何为日常照护减负增能。

在市第四社会福利院,30余位重度失能老人拥有专属的“翻身卡”。每隔多少小时翻了一次身、往左还是往右翻……诸如此类细节统统都由“数据大脑”记录,护理员不必再重复询问老人。可如果要发挥出更大效能,“翻身卡”需要把老人的其他基础数据打通。比如,通过与餐饮数据的交叉分析,为老人制定个性护理方案。

业内有个有趣的比喻:购买现成智慧养老设备犹如购买成品家具,性价比高,缺点是接口可能不一致;自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就像定制家具,养老院提需求,服务商定制产品和服务。市第四社会福利院选择的是后者。

这类方案能否复制推广?除了资金投入外,人力成本也不容忽视。养老院内最好设有网管员,将服务需求转译为技术语言,定制产品、助力平台升级。

全市层面,不少机构期待试水智慧养老院。业者期待,首批试点机构的有益经验,能转化成智慧设备应用“白名单”,驱动更多养老院迈入智慧行列。

来源:文汇报,记者 王嘉旖,图:邢千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康养产业“蛋糕”大,未来还有哪些赛道值得布局?
下一篇:议程更新:第二届康养中国论坛将于12月12日在京举行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