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互合作
2014-06-19 16:01: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4年6月18日上午10点,由苏州市老龄协会主办,苏州市城市规划协会、苏州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苏州规划新闻中心协办,并在苏州市民政局、苏州市规划局的指导下隆重举办的主题为“乐活,苏州夕阳无限好——苏州首届养老产业规划发展圆桌会议”于苏州万豪酒店正式召开。​详情请查看。

  【养老那些事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肖才伟在苏州首届养老产业规划发展圆桌会议发言中提到要深化养老设施布局和服务模式改革。还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因为现在医疗是医疗,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怎么样把医养结合起来,这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互合作。

    2014年6月18日上午10点,由苏州市老龄协会主办,苏州市城市规划协会、苏州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苏州规划新闻中心协办,并在苏州市民政局、苏州市规划局的指导下隆重举办的主题为“乐活,苏州夕阳无限好——苏州首届养老产业规划发展圆桌会议”于苏州万豪酒店正式召开。

    会议特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肖才伟、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著名在线教育专家刘伟荣等嘉宾进行现场主题演讲,为苏州的未来的养老之路点亮探索的明灯。

    葛维玲:尊敬的肖主任及各位领导、来宾和朋友们,非常感谢能在百忙之中参加由苏州市老龄协会主办的“苏州首届养老产业规划发展圆桌会议”。我谨代表苏州市老龄协会欢迎大家的到来!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苏州早在1982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了17年。苏州这座城市有着崇文禁区的传统,苏州对居家养老的思考和先行模式引起国家民政部和诸多省市的关注和讨论,苏州早于全国设立的首家真正具有医疗护理性质的养老互利机构,催生了40多家民营护理院,带起了整个一个护理行业的蓬勃发展。苏州是怡养公寓的建设,就是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民生项目,是引领国企进入养老护理业,发挥示范作用的有益尝试。

    正因为苏州养老产业发展较快较好,理所当然的产生了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如苏州的养老护理业已成燎原之势,但进一步发展动力和机制是什么?怎样克服其低水准的同质竞争,怎样提升细分规模和专业,因为苏州现在还没有一个专业师资护理业。 怎样树立正确的养老消费观?怎样解决目前养老护理价格过于滞后的难题?怎样优化服务而又能找到企业的正当可行的盈利模式,从而使养老业不仅能壮大,而且可持续发展。怎样理解国家颁布的《养老护理标准》,在养老护理的初始阶段,各种医护资源奇缺的地方应怎样贯彻执行这一类的标准,是否可尝试医护指标和护理实际结果相结合的,相对符合目前基层养老机构实际的贯彻方式。怎样解决长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将可贵的医护资源有效整合,服务于养老事业。怎样更大规模的动员民营资本,支持和投资养老事业而又有效倡导和培育其职业操守以及为社会分忧的崇高的企业家精神等等。

    实践往往早于理论,实践也往往最具竞争力,而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今天苏州的养老事业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性选择。全国的养老事业也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形势。今天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志士仁人公举于此,探索养老事业的未来,关心基层老年群众,其情可敬,其意深远,最后预祝圆桌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苏州市农发集团董事长王相传讲话

    主持人:谢谢葛会长,葛会长的讲话让我们意识到了苏州老龄化的现状,养老产业的严峻性。我们苏州一直在养老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也诞生了很多新型的养老项目。位于高新区的怡养老年公寓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接下来我们就有请怡养老年公寓的投资方,苏州市农发集团董事长王相传先生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的项目。

    王相传:尊敬的肖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长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诸位的莅临,盛情参加2014苏州首届养老产业规划发展圆桌会议,我谨代表苏州市农发集团,苏州市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堂和长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本次会议的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中国正处在全面老龄化阶段,苏州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一样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苏州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老龄事业,作出了一系列的正确决定,农发集团于2013年投资全资子公司,作为苏州市重点民生工程,苏州市怡养老年公寓建设和主体,以市场化运营方式,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推广并提升苏州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工程,我们始终牢记民生事业,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们期望和要求,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并借鉴境内外养老事业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把养老护理和养老宜家结合在一起。然而仅有百倍热情是不够的,农发集团是一个从农村金融起家,金融和事业融合的地方性综合产业集团,初涉养老产业,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人才储备,虽然有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指导,但是我们仍然感到缺少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支撑,正因此我们有幸邀请到来自于全国老龄办的领导,学界专家,今天共聚苏州养老产业圆桌会议,同时给我们项目,给苏州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宝贝意见,因此我真诚的希望从这次圆桌会议开始,我们能够真正创造一个专业的,开放的,友好互动的交流平台,把我们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有志于养老事业的同行们聚到一起,共谋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共同把中国的养老产业做大做精做强,我相信这也是在座所有人士,我们的长辈,以及全社会共同的心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目前我们怡养老年公寓项目工程已接近尾声,在后续运营服务方面,我们将努力打造生活、健康、快乐三大服务一体,在此也诚挚的邀请在座各位领导,长者和嘉宾有空到苏州市怡养老年公寓现场走一走,看一看,欢迎你们现场体验我们专业、专心、专注的养老服务,最后预祝2014苏州首届养老产业规划发展圆桌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利江讲话

    主持人:谢谢王董慷慨激昂的演讲,怡养老年公寓是苏州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它承载了苏州在探索养老领域太多的责任,我们也十分期待怡养老年公寓能早日全面运营。

    苏州民政局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给予本次圆桌会议很多的建议和意见,接下来有请苏州民政局副局长郑利江先生为大会致词,大家欢迎!

    郑利江:各位领导,各位长者,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养老服务圆桌会议,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苏州养老服务的关心、厚爱和支持。 今天的圆桌会议,一方面是为苏州养老示范机构怡养老年公寓造势,另外也是恳请国内著名的养老专家、学者为苏州养老服务业献计献策,进一步推动苏州的养老服务,我们一定非常珍惜今天的会议。

    今天是圆桌会议,我想主要是请各位专家站在全国的高度来对苏州的养老服务讲明形势,提出观点,发表建议,我是苏州民政局副局长,是苏州老龄委办公室主任,专门从事苏州的养老服务工作,一定按照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融化到我们苏州的养老工作服务当中去。 因为今天是圆桌会议,我想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苏州的养老服务工作和我们主要的一些想法。

    苏州有650户籍人口,60岁老龄人150万,占比23%,是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在养老服务过程当中,我们坚持明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建设目标,提高对养老服务在政府和家庭层面上的认识,制定苏州市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专项规划,运行扶持政策和消费引导政策。加强对养老服务的安全、卫生、食品、心理、人才、培训、学习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到目前为止,苏州有213家养老机构,千人床位,有270家日间照料中心,有400多家驻餐点。苏州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了提高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养老服务模式“苏州虚拟养老院”,形成了对照护老人,提高生活质量的苏州养老服务模式“苏州养老护理院”,这两个比较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品牌。这是苏州目前养老服务工作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在苏州的养老服务工作中间,我们想把握三个原则:第一,政府从事养老服务要坚持有限和有效,政府在投资养老服务中间有限一般是指政府直接托底保障的对象有限,体现在政府运行养老服务的方式有限,体现在政府提供养老的内容有限,体现在政府扶持养老服务的政策有限。同时,政府从事养老服务应该有效,我们认为体现在政策对养老服务的引导要有效,体现在城市的管理对养老服务的示范要有效,体现在适当的空间对养老服务的要有效,体现在对养老服务的选择要有效。

    第二,我们要把握从事养老服务要拥有爱心和耐心,无论是改变老年人适应生活的习惯,还是改变老年人适应心里的习惯要的是一棵颗爱心,同时养老服务是一个投入大,盈利小、投入周期长的行业和事业,在这期间要坚持耐心,同时养老服务又是日常细小的,苦的,累的,脏的,同样需要我们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的耐心。

    第三,家庭需要养老服务,要依靠社会和消费。现实状况是我们家庭承担养老的任务越来越重,可以说越来越无法承担,因此必须依靠社会,在依靠社会的过程当中,政府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市场才是充满养老服务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所以家庭在对待养老服务过程当中必须树立起依靠社会,树立起依靠消费的理念。 刚才我说了几点在养老服务过程当中想坚持的原则,今天是圆桌会议,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相信通过这次圆桌会议的召开,将帮助和鼓舞怡养老年公寓的成功开启,将推动和促进苏州养老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谢谢!

    主持人:谢谢郑局长,郑局长对养老产业,从政府层面的政策方面给大家做了很清晰的阐述。

    近期苏州市民政局和苏州市规划局正在做一项苏州养老产业的全新规划,在这次重要的圆桌会议上面,苏州规划新闻中心也第一次推出了苏州养老产业规划特刊,下面就是这个特刊的启动仪式,让我们有请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阙明清;苏州市老龄协会会长葛维玲女士,共同为苏州养老产业发展特刊揭幕。

    主持人:苏州养老产业规划特刊是第一次发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引导苏州的养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接下来就是最最精彩的时刻了,苏州的养老规划离不开国家对养老产业的引导和推动,下面邀请全国老年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年协会副会长肖才伟先生,为大家主题演讲,有请肖主任,掌声欢迎。

    肖才伟: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年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有天堂之称的苏州来参加老龄产业的发展规划圆桌会议。首先我想借此机会代表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协会对这次圆桌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相信这次圆桌会议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刚才市民政局郑局长从政府的角度,主管部门的角度介绍了苏州市老龄产业发展的布局、思路、方向。葛会长代表群众团体对我们老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期望,也指出了目前老年人面临的,在服务需求方面遇到的。这也充分体现了苏州市政府,苏州市老年机构以及老年人发展老年产业的共同期盼和共同愿望。 我们农发集团的王董介绍了具体项目,所以相信在苏州这么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模式领先的地区,我们的夕阳事业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我预祝苏州的养老产业在今后会得到非常快,非常好的发展。

    下面我就应主办方的要求和邀请,把全国老年人口的形势,以及我们国家在老龄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我国老练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以2012年老年人口基本数据为主,2012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3.7%。刚才郑局长在发言当中介绍,苏州650万户籍人口,60岁以上老龄人口是150万,达到了23%,这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苏州人口老龄化的水平在全国是属于领先的城市,也就是说苏州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如果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口来计算,全国有1.23亿,占总人口比例差不多10%。 老年人口的构成情况

    1、城乡。从现在全国情况来看,城镇老龄人口大概是0.8亿,也就是8000万占了43%。农村大概是1.05亿,占了57%。也就是说,农村老龄人口高于城市老龄人口。

    2、性别。男性老年人比例占48.9%,而女性达到51.1%,特别是女性比男性长寿,年龄越高的结构里女性占的层分更大,这也是世界性的趋势。

    3、年龄。60-70岁年龄段老年人大概有1亿,占56%。70-80岁老年人是0.57亿,占32%。80岁以上有2000多万,占12%。

    4、教育。从目前来看,这1.8亿老龄人口当中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在禅师占16.4%,也就是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从来没有受而在农村这个比例达到51.4%。上小学的比例,城市比例为36.5%,农村为388%。中学比的城乡比例分别为39.8%和9.6%。大专以上城乡教育比例:城7.3%,农0.2%。

    5、居住方式。独立居住,在城市比例为49本%,在农村在38.3%。与家庭成员居住的比例,城市占50.3%,农村占61.7%。

    老龄化发展趋势

    到2020年将达到2.55亿,占全国比例17.8%。到2013年,老龄人口将达到3.71亿,占总人口25.3%。到2050年将达有4.83亿达到老龄化人口。 2006年世界人口老龄化地图。

    现在人口老龄程度最高的是日本和欧洲,2050年,由于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不断地增加,所以到2050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第地区之一。从家庭结构可以看出来,年轻人是越来越少,老年人是越来越多。

    过去我们都是居住在传统的四合院,一啊家子住在一起,现在都是高楼大厦,上去了就有可能下不来。过去在老房子里,街坊邻居都可以认识,而现在居住楼房可能对面是谁都不知道。

    十个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有了狡狯发展,但总体来看,被访者购买服务的消费理念还没有普遍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

    政府直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现象依然普遍,市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还没有冲毁,老年人需求较高的康复护理、长期照料、托老服务等供给较少,服务人员队伍不完善,服务内容单一,层次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空巢老年人所占比例为51.1%,其中38.1%的只与配偶居住,13%的独居。

    从经济情况来看,89.2%的以退(离)休金为主要收入来源,以子女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仅占5.2%。012年月均退休金水平为25000多元。70.8%的被访者紫自评经济状况为大致够用。决定比较宽裕的有14.5%,比较困难的有11.6%,最好和最困难的分别占到1%和2%。

    健康状况来看,超过八成的被着患有慢性疾病。80%以上老年人自报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80岁以上老龄老年患病比例超过90%,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颈是三大主要疾病。

    75%的被访者不需要生活照料,偶尔需要照料生活的比例分分别是7%和16%。80岁以上需要照料的占到20%和30%。

    十二五期间养老产业的发展

    从2011-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养老产业规划,去年我们对执行老年事业的情况做了一个检查评估,在评估过程当中,有些内容是老龄服务和老龄产业的,我就单把老龄服务和老龄产业的全国发展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通过这几年,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是加快了,这是一个总体的评论。

    以苏州为例,政府也比较重视,老年人也比较关心,企业、社会对老龄产业的发展都比较关心,这几年老龄产业确实比过去发展的更快了。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届和三中全会之后,养老事业发展更快迅速。在十二五以来,中央预算支持养老体系建设资金57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25.6万个。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有4.3万个,床位将近500万张。但是住的老年人不到三百万,也就是将近有二百万的床位是空置的。同时农村的养老服务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我们发现在为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养老机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目前全国有将近500万张床,但是在比较好的地段,价格比较适中养老床机构一床难求,所以是短缺和闲置并存的问题,也就是机构在布局或者结构不是太合理。

    第二是医护结合的康复护理机构短缺。刚才和郑局长交流,郑局长也说,在苏州做得比较好的,是大力发展医护性的养老机构,特别是医护性的养老机构能够纳入到当地医保政策,我觉得苏州在这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这个经验应该加以总结。

    第三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滞后。还有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专业性服务供给不足。再有是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比较低。 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一个是加快研究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如果这个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不解决,老年人需要护理这个问题就很难从制度上得到保障。第二是推进老年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民政部已经发了文件,各地民政部门都比较重视,是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对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养老服务领域平等参与、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老龄服务事业的主体。

    另一方面,是要深化养老设施布局和服务模式改革。再一个方面是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因为现在医疗是医疗,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怎么样把医养结合起来,这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互合作。

    以上就是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了全国老龄人口的情况以及老龄工作关于产业发展部分的情况,有说得不道的地方请大家谅解,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肖主任的精彩演讲。肖主任刚才的演讲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现在对养老产业的总体思考,总体布局,从现状讲到今后养老政策,养老方向和重点工作。

    我们在这个地方呼吁养老产业不同于其他的产业,养老产业是一份包含着爱心,包含着关爱的产业。我觉得我们各类养老产业的市场机构,请赚你们的合理利润,不要把我们的养老产业,老年人作为我们牟取暴利的目标。接下来有请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委员,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女士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掌声欢迎。

    乌丹星:各位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苏州跟大家分享一下养老产业的发展。

    刚才肖主任从宏观层面谈了整个中国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十二五期间我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下面围绕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跟大家做一些研究分享。

    我们在今年3月11号民政部正式成立了“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共有39名成员这个委员会的委员。 专家委员会承载着非常重要的使命,每一年要承接民政部的研究课题来解决国家养老产业发展问题。我现在研究的是台湾养老机构评估体系对中国大陆的借鉴作用,我们也作出了评介的模型。

    我们对整个宏观形势做一个简单判断的话,21世纪的中国面临三大重要问题。第一,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改变。第二,是由于三驾马车,我们现在要依赖拉动内需,提高消费,解决就业所围绕的服务业发展的问题,所以导致了经济结构的改变。第三,是由于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支柱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家也知道最重要的两个文件,35号文件是关于养老产业发展的,40号文件是关于健康产业发展的,都是由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组织召开的会议最后起草的文件,换句话说,养老产业和健康产业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那未来中国有三个重要的产业形态的变化,从农业产业形态过渡到现代工业化,最后将走入现代化的人居生活品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思考一下,将来哪些方面最正弦什么样的产业最火?在2005年有一本书在全球火爆畅销叫《财富第五波》,它是美国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压,是两任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保罗·皮尔泽说的。保罗说这本书中预言了五波,第一波是土地革命。第二波是工业革命。第三波是商业革命。第四波是IT革命,那么第五波就是保健革命。

    20年前健康产业在中国没有,但经过20年长足发展,像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健康产业的收益都达到汽车产业的一半,从2000-2010年健康产业的消费由两千亿增长到1万亿。现在全球股票市场中与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月战总市值的13%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在10-15%,中国的健康产业占GDP2-3%左右,所以还有非常非常大的空间。

    比尔盖茨也说,到这个世纪为止,最有可能超过IT产业的就是健康产业。

    作为全球健康产业,他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根据去年京交会的一个数字,全球健康产业的规模到2012年底是达到11.8万亿美元,其中包括了医疗器械、护理等等。

    那么中国健康产业的市值大概是7万亿人民币,也就是1万多亿美元。在健康产业当中突破万亿的首先就是药品,所以这是中国整个健康产业的规模,根据年度发展报告,我们看到未来增速能够超过中国GDP的一些健康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医疗、医药、保健、健康管理和医疗器械。

    同时,健康由原来的医院医疗的概念已经延伸到了养老产业,健康旅游、高端营养品制造、高端器械研发制造等等。现在大健康时代的来临,它的产业业态和规模已经远远不是原来这个概念了。所以我们说健康和养老,这两个产业未来将取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换句话说,当中国老龄化达到30%以上,如果我们这个国家不能够解决养老问题,不能够解决全民健康素质的问题,我们这个国家是谈不上发展很好的。

    房地产进入了下半场,现在做养老非常非常难,不赚钱。到底应该怎么样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在20年前大家都知道,闭着眼睛拿块地瞎子都能赚钱,现在睁睁着眼睛都难赚钱。但养老产业是上半场睁着眼睛难赚钱,但是养老产业下半场会非常精彩,闭着眼睛都会赚钱。

    这一段怎么坚持过去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说下半场会很精彩,后面我会给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回到关于健康的问题,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从看病到看人,也就是从传染病到疾病医学到21世纪的全人医学。在全人医学模式下,健康管理的需求要大大超过急症医疗的需求,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不是每天都在疾病状态,绝大多数人是亚健康状态,完全没有病的是10%,完全疾病状态的是10%,剩下80%都是亚健康,所以健康管理和适度医疗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那么未来健康管理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因为我们主要是做产业研究和商业模式研究的,那我们认为未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绝大多数人不会去医院,他会去由健康管理公司来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当你有问题的时候,他通过保险公司来转帐支付。

    从管理模式上会有两个衔接,第一个衔接就是当你有病之前,来对健康管理对所有健康数据进行跟踪,当你有病会通过一种渠道,保险公司也好,健康管理公司也好来介绍你去到医院。那么医院好了之后,你可能院后照顾,不会直接回家,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直接回家不行,又长期住院也不行,院后照护会是非常重点的发展趋势。我把这些模式放在一起就变成三位一体,有病之前是健康管理,有病上医院,有病之后是康复护理,它的商业组合,盈利模式和客户服务模式我们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健康产业的产品服务,未来不会都在医院,而是在社区。社区服务量会沿的很长,换句话说,药装店、保健品专卖、健康管理中心会从医院剥离出来。

    那么全球大健康产业所涵盖的就不仅仅是医院医疗了,会包括健康管理,康复护理、药品保健品、养生、旅游等等。

    在大健康时代下,和大健康发展结合最好的点就是医养结合,我们认为产业融合度是最高的发展方向

    由于这样一个概念,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中国养老产业是风生水起。以地产开发商、险资、大型央企铺天盖地拿地建设。还有政府保基本,社区居家养老,进行全面规划布局。

    尽管我们看到中国养老产业很热了,纷纷进来,但是真的有一些现在逾越不过去的门槛和问题。

    第一,缺资金。养老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回报慢,非常明显的周期,平均回报周期在12-15年,所以从投资、开发、运营会遇到很大问题。上游是投资,中游是开发,下游是运营。如果我们仅仅集中在开发这个环节上,我们不能够解决上游投资的问题和下游运营的问题,这个产业发展就会受到阻力。现在我们看到房地产开发商就是这个局面,再往上没有资金,再往下没有团队。

    第二,缺运营。从运营的概念设计、实施设计、运营团队都非常困难。

    第三,缺盈利模式,我们除了卖房子,卖使用权,卖租赁以外,我们没有办法卖服务,没有办法卖增值。如果服务不能赚钱,养老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最终要靠卖服务来解决养老发展问题。

    第四,缺供需吻合。现在是失能、城市中和低价。而养老服务是活力、郊外和高价。

    第五,缺政策落实。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其实我们看到有很多是没有办法落地的。

    第六,缺人才,现在最缺是管理人才,护理、护工可以培训。我们给企业做了两期院长班运营管理培训班指导企业增加运营管理的能力,这一点我们认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七,缺标准。建筑标准今年国家已经出来了,但是还有运营标准和人才标准的问题。

    第八,缺可复制模式。一个项目要复制,从A地到B地到C地,需要你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和团队,我们没有成熟。所以看到这些很好的,他只能做一个,做不出第二个,就是因为模式没有成立。

    第九,缺乏市场呼应。

    第十,缺灵魂,。我们有建筑,我们有配套,我们有服务,有价格,但是养老是满足现代生活方式,这是它的核心灵魂,而我们看不到这种灵魂。

    这种发展节奏不一致,这么多养老项目风生水起的上,最后谁来管理?靠什么赚钱?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变成N多个鬼城。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养老产业要走出这种困境,大前提就是政府必须加快顶层设计。现在顶层设计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顶层设计包括政策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对项目的实际支持,对人才的支持,而且所有这些支持可落地,而“可落地”是最最宝贵的。

    除此之外,我们第一要观念的转变,养老需不需要地产?需要,而且真的很需要。但是养老地产应该知道,养老是魂,地产是一个载体,先筑魂,后建体魂体合一,互为依存。

    我们说地产和养老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地产是一次性买断,养老是永久性消费。地产是创造居所,是创造生活方式。

    地产是实物交易储存之后可以增值,养老是刃具价值是生活感受,是文化价值,所以它们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第二个观念的转变就是关于消费群体,我们走说中国有2亿老人,可是我们这个产业发展的总量是由可消费人群决定的,有2亿老人不是2亿老人都有需求,都有需求不是都买得起服务。所以不要被2亿老人所迷惑,真正买得起单的人到底有多少?

    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2000元以下政府保基本,2000-1万元以上谁来管?1万以上是企业保高端。那中间这个层面,大概有80%的人群,失能、半势能、失智半独高龄老人谁来买单?也就是说这80%是中国目前真正要解决的。真正有钱的人,无论你造的多好,他都不会来,为什么?他可以在家里无数的方式来享受。真正没钱的人,你造的多便宜,他还是进不来。我们真正要解决是中国住的起,花的起,80%中间地带的人群,所以项目定位决定了我们市场。

    那么真正中国高端什么时候出现?中国有一个大的婴儿潮,就是1962-1975年出生,月有3.66亿人,目前正值40-50岁及这波婴儿潮即将在2017年进入老龄化。

    美国真正的养老产业发展也靠4664消费人群拉起来的,也就是1946-1954年出生的这波人。所以我们不要拿2亿老人来说事,你要看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准。如果消费不起,不存在真正的市场。

    第三个在观念转变上的重要问题是关于医养结合的观念。我们现在的标配是一座老龄公寓加一个医院的老龄服务。

    我们想,养老是快乐的现代人居生活方式,健康是基本条件,医疗是保驾护航,但养老本质不是医疗。在北京有一个巨大的项目,这边是豪华的三甲医院,这边是豪华的养老机构,这个医院里始终没人住。医疗是隐性需求,不能作为显性需求来提。这种养老模式和养老市场营销方式,我认为不可能被老龄人接受,这不是真正的养老。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身体老化,从自理到半自理,从无自理到临终关怀。尽管我已经在什么年龄,但我还是需要快乐。

    所以我们说医疗的问题,养老照护的认为,我们就认为你不能做,我来做,招呼的程度越高,品质越好。老人本是10%的失能,你50%的招呼这是错误的。老年人的剩余功能靠他锻炼去支持,一定让他自己去动来维持他的残余功能,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你来做。 在这样一个理念下,我们说老年照护不是生活能力的替代。如果医院护理目标是疾病彻底治愈的话,那么老年照护目标就是争取生活自理。如果医院护理判定以病人好转为标准。那我们老年照护判定就是以生活独立为标准。

    所以对于医养结合,老年照护的五大目标。第一,病后胜利功能恢复。维持现有功能稳定。减少痛苦增加舒适度。减少恐惧增加安全感。有尊严的独立生活,这是真正的养老。为什么说养老和医院有区别的?很多养老就是找几个退来的护士长和护士,他每天用医院的理念,医院的管理方法来管老人。不是,养老是主动生活方式,医院是被动的,所以这一点上应该非常清醒了转变养老的观念。

    第二点是角色的改变,即便是开发商,未来开发商到服务提供商到综合提供商,这个过程也是一定要改变的。

    第三是未来产品模式的转变,更多转变为私人定制。

    第四是配套模式的转变,建一个大会所不如把大会所拆成N小个服务站在社区里,一定要通过组团化来划分商业配套和老人的行走距离。

    第五是服务模式的转变,这个更多是精神慰藉。

    第六是盈利模式的转变,从卖房子赚钱,到卖服务赚钱。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化管理,社区化物流,需求化定制解决你的配套服务。

    第七是运营模式的转变,线上运营,线下运营(O2O)

    第八是管理模式的转变,你在中间搭台,所有组团化管理要交给团队去做。

    第九是资源模式的转变,要形成五大核心资源的整合,服务商、医疗运营、政府和金融。

    第十是人才模式的转变—中国合伙人,养老行业流失率达到60-70%,怎么留住人?我们想来想去只有合伙人制。通过合伙人制你才能让他给自己干才能留住人。

    未来中国养老产业,我们对它有很多很多的期许。首先这个产业的发展,我们说社会化养老成为一种必然。那么社会化养老,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9064也好,9073也好,我们就看到这个模式。

    这个模式下,我们说这个格局已经确定了地也就是盈利与非盈利并举。政府保基本,企业保多层次的需求。这个模式有点变化,因为现在公办养老机构开始民营化,所以大家看到在这个变化当中,市场的大份额已经给了市场,不是给了政府。所以现在政府保基本只管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中等收入,高等收入都是由社会机构承接。

    那么职责划分,我们说政府主战场在居家养老,也就是97%的部分。社会力量主要介入的是3%,也就是机构养老,而机构养老当中,绝大多数的央企、保险、地产都做盈利性。

    那么对现阶段这些老人采取哪些方式养老?我们总结了全球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售房入院养老、售回租养老、反向抵押购房养老、租房入院养老、基地养老、旅游养老、大房换小房养老、合居养老、交换养老、钟点托老、馈赠养老、招租养老、小型家庭养老、小型货币化养老、大型养生养老社区、农村社会互助养老。全球养老模式总结基本上跑不出这么多模式。

    我们中国老人产品有三:郊外、近郊、城市中心。郊外主要是大型活力退休社区和全龄化社区。近郊主要是养老体和CCRC。城市中心主要是酒店式老年公寓、持续照料老年公寓和小型康复护理院。

    那么从距离上,市内是15-20分钟,近郊是半小时,远郊是1小时车程。所以对于郊区化的养老项目,这四种产业业态都能够很好的解决养老的问题,而且它有各自的特点。无论是郊区,还是城市,对于养老项目来讲,从你构思、规划、建设、运营一直到项目复制,一共有20个最核心的要素都需要一一作出你的方案。

    最终中国养老社会化养老问题解决要实现四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阶段刚刚起步,夕阳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说2011-2015是发火期:跑马圈地大兴土木。2016-2020是降温期,培养人才到运营管理。2021-2015年发展期个品牌孕育,黑马将杀出。2026-2030年是属于成熟期开始稳步有序发展。

    未来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的走势也会是先粗矿后精细;线城市后农村;先刚需后普及;先数量后品质;先政府后民间,先鼓励后打压。

    我们的父辈只是活着,他们没有权力,没有机会,没有条件,享受一种有品质的生活,尊严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奢望,可是我们这一代不希望这样,所以我说研究今天的老人,就是研究明天的自己,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尊严的优雅的老去。中国老龄产业已经出现了曙光,但路还很长很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知道了养老地产还有这么多新鲜的观念,这么多养老的模式。也更加让我们意识到了养老产业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建立健全养老模式的一个重要性。

    今天上午的圆桌会议论坛到此结束!(新浪乐居)

相关热词搜索:医疗机构 副主任 机构

上一篇:【经验】国外如何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下一篇: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发布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