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在京发布(附目录)
2014-09-27 16:00: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4年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2014中国养老金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银发经济时代”论坛发布的《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是由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杨燕绥教授带领课题组编写的第一部有关老龄社会与民生保障的报告。



  【养老那些事儿】:小编随手百度了一下,发现《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出版已经有半年多了,而且在当当网等多个网站上都也卖了好久了,为啥半年以后,还要专门开个会再来发布一下呢?不过杨教授编的书内容应该还不错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上当当网上购买。

  2014年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2014中国养老金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银发经济时代”论坛发布的《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是由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杨燕绥教授带领课题组编写的第一部有关老龄社会与民生保障的报告。报告坚持“人均GDP福利相关性”的原则,构建“老龄社会发展”、“老龄社会的养老金”、“老龄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与老龄产业(待评)”四个评价指数,研究与评价老龄社会的中国,引导中国银发经济健康发展,走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和“未老先懒”的困境。

  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老龄社会的核心特征如下:(1)社会稳定:新生儿健康成长、劳动人口健康工作、老年人口健康长寿总人口占比加大;(2)经济发达:社会进入买方市场,消费拉动经济,老龄人口应当具有充足的购买力;(3)改变人生规划:强化奋斗精神,注重人力资本和资产结构,实现终生财务自立和有尊严的养老生活。2014年中国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城镇78岁),将去15年养老金平均支付期数,应当从61岁开始计算老龄人口(西藏、大兴安岭的地方除外),为便于国家比较,本报告按65岁计算老龄人口,如果按60岁计算,实际情况将比本报告更加不乐观。

  1、老龄社会发展指数(也称银发经济发展指数)

  由人口老龄化、老年赡养能力、老龄人口贡献三个一级指标构成,评价分值0.526。

  第一,中国老龄化速度快。按照统计口径2000年之前进入老龄社会,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其实,按照实际赡养比观察,受1963年生于高峰和女性50岁退休政策影响,中国在2010年即提前1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2013年后,难以维持3:1的赡养比;可能提前2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第二,即老即富准备不足。未富先老,人均GDP水平未达到1万元美元即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的养老资产不足、消费和购买能力不足;未备先老,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养老难困扰着2-3代人;未老先懒情绪滋生,劳动人口(15-64岁)就业参与不足,加之养老金增长快于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增长的“倒挂”政策,在鼓励人们提前退休和早退休,更加剧了养老资产准备不足的问题,当这个人群进入高龄失能阶段,很多人会陷入“银发贫困状态”。

  结论:提高劳动人口的人资本和赡养能力,促进大龄人口就业和积累养老资产,提高老人口消费和购买力,是中国银发经济的发展战略。

  2、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

  由政策公平性、制度效率性和基金持续性三个一级指标构成,评价分值为0.573(2012年为0.52)。

  第一,养老金政策欠公平。身份制和多轨制等问题导致的养老金贡献和待遇差距在不断加大,负面的社会影响较大,亟待消除身份,建立和完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

  第二,养老金制度欠效率。企业和职工养老金费率偏高(缴费工资的28%,约为实际工资总额的20%)、养老金替代率偏低(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但社会平均工资统计偏高),缺乏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加大了政府责任和风险,抑制了个人责任和市场功能,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难以发展;职工缴费(个人工资的8%)全部被用于支付养老金和陷入空账运行,致使职工养老资产大大缩水,加大了未来的养老风险;养老保险统筹层级低,地方政府责任制,很多人在身份转换和异地迁徙过程中丧失养老金权益,这属于违宪问题;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人头比较高,各地区管理服务质量差异较大。

  第三,养老基金持续性。一方面,政府负债率高。在中国人口相对年轻的阶段,挪用职工缴费形成的空账记录、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转制中形成的视同缴费工龄、大量非正规用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储蓄低收益、征用农地的农户补偿等,均属于养老金全覆盖政策下的政府负债;另一方面,养老金基金化率很低,国家储备约1万亿元,职业养老金约0.7万亿元。越来越的OECD国家养老资产总量已经超过GDP。伴随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赡养负担,偿还这些负债对政府、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很大。

  结论:(1)发达国家经验证明:进入老龄社会必须完善养老金制度,给老年人安全感;深度老龄社会必须调整结构,和谐两代人的关系;超级老龄社会只能强化管理服务,夯实基础养老金、改善个人养老积累。(2)中国正在步入深度老龄社会,亟待进行养老金结构调整。清华方案旨在用公共品(国民基础养老金)保障老年人吃饭,回答国民对公平的期待;用准公共品(自储公助的综合个人养老积累)鼓励人们多工资,实现国家和社会对效率的要求。(3)中国亟待解决如下问题: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企业税费率控制在10%、个人3%),养老金待遇等于上年度居民消费支出的60%,国企红利和资产偿还退休职工视同缴费工龄债;建立综合性个人养老金账户(先延税DE+后DC),包括雇主强制费率4%、自愿费率2%,个人强制费率5%,自愿费率未知,企业积分让利转换养老金等)和养老金受托人制度;推出养老国债和养老基金投资策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引领国家养老金结构调整,实现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年降1%,个人储蓄和职业年金年补1%的策略;建立工资增长快于养老金增长的正常调整机制,引导大龄劳动人口参与就业。

  3、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指数

  由医疗筹资合理性、医保政策科学性和医疗服务治理有效性三个一级指标构成,评价分值为0.627。

  第一,医疗筹资合理性(0.842)。WHO指导原则为财政(30%)、社会(50%)、个人(20%)。数据显示:近年来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到29%,医疗保险支出约为35%,个人支出约为34%;如何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占比,降低个人支出比例。做到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不高于8%)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二,医保政策科学性(0.822)。基本实现全覆盖、保基本(ILO原则分担率75%);但是,统筹基金持续性、个人账户安排均遇到问题;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和基药目录亟待修订;地方统筹和异地就业的矛盾亟待改善。

  第三,医疗服务治理有效性(0.434)。大医院、大处方、欺诈基金普遍存在。亟待强化社区家庭医生制,实现分诊就医可及性;亟待强化医保机构监督和服务能力,规范就医抑制大处方和欺诈事件、医疗服务协议定价与管理、引导医疗服务、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4、中国养老服务与老龄产业发展指数(待评)

  由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购买三个一级指数构成。

  《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是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编写的第一部有关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的报告。课题组基于老龄社会发展规律和养老保障需求与供给,根据2012年以前的数据研发相关指数,不仅运用该指数对“十一五”规划的老龄社会发展和养老保障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更加重视通过指数评价指导改革、创新与发展,引导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从唯GDP转向以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为目标,为国家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目录

  名词解释

  报告摘要

  研究报告1 老龄社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一、中国老龄社会发展指数报告(2013)

  (一)老龄社会发展指数构建原则

  (二)老龄社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二、中国老龄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一)老龄社会时间表及国家生育政策内涵

  (二)老龄社会特征和中国老龄化情况综述

  (三)实际老年赡养比和公共政策前沿问题

  (四)在综合改革中实现人口红利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研究报告2 老龄社会的养老保障理论

  一、养老风险与认识误区

  (一)养老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二)老龄社会认识的误区

  二、养老保障与养老资产

  (一)养老保障及其构成

  (二)养老资产及其构成

  三、养老资产与税费制度

  (一)社保筹资是公共选择

  (二)中国社保筹资制度现状

  (三)建立积极社保筹资制度的思考

  四、养老资产与养老金融

  (一)养老金融的定义和内容

  (二)养老金融的发展原则

  五、信托机制管理养老资产

  (一)信托的定义与特征

  (二)养老资产信托

  六、保险机制管理长寿风险

  (一)养老保险年金

  (二)老年护理保险

  (三)以房养老属于准公共品

  (四)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互动效应

  七、养老地产与养老资产

  八、资本市场管理养老基金

  (一)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价值

  (二)资本市场改变养老资产结构

  (三)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需要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研究报告3 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

  一、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报告(2013)

  (一)构建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的宗旨和原则

  (二)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

  二、中国养老金政策研究报告

  (一)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

  (二)中国现行养老金政策的制度缺陷

  三、中国养老金结构及其整合

  (一)二元结构养老金蓝图及整合战略

  (二)国民基础养老金的方案设计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制度安排

  四、中国企业年金的标杆作用和挑战

  (一)企业年金保持了信托本质

  (二)拓展了老龄人口红利的资源

  (三)企业年金步履艰难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养老金政策综述

  研究报告4 老龄社会的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治理

  一、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指数(2013)

  (一)构建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指数的宗旨和原则

  (二)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

  二、老龄社会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治理研究报告

  (一)老龄社会及医疗保障政策

  (二)中国老龄人口医疗需求与利用情况

  (三)中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现状及挑战

  (四)老有所医与医疗服务治理

  参考文献

  附录B 中国医疗保障政策综述

  研究报告5 老龄产业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老龄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

  (一)进入老龄社会的养老服务

  (二)深度老龄社会的养老服务

  (三)超级老龄社会的养老服务

  二、养老服务需求与购买机制

  (一)养老服务

  (二)养老服务需求

  (三)养老服务购买

  三、养老服务供给和老龄产业

  (一)养老服务供给链

  (二)养老服务产业

  四、养老服务机构及社区的发展规划

  (一)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原则

  (二)养老服务机构及社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报告 中国 目录

上一篇:北京“医养结合”全覆盖释放了多少政策红利?
下一篇:解读:《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2050年将达106万亿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