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话题】合租住房、互助养老,理想与现实
2015-01-15 16:33: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讨论议题:  合租住房、互助养老  参会人员:66岁的汪君(化名)、由儿子杨光志陪同参加的91岁老人杨通铭、86岁的文爷爷(因患老年痴


  讨论议题:

  合租住房、互助养老

  参会人员:66岁的汪君(化名)、由儿子杨光志陪同参加的91岁老人杨通铭、86岁的文爷爷(因患老年痴呆症,由女儿代为出席)、渝北回兴的88岁杨爷爷(因行动不便,通过手机短信参与讨论)。

  上月10日,重庆商报以《老太征室友互助养老你会响应吗?》为题,独家报道了84岁的胡婆婆想找“室友”一事,“征集令”发出后,有6位老人打进重庆商报热线称,愿意尝试与胡婆婆成为室友,互助养老。

  然而,因子女难接受,胡婆婆退出了;两位八旬婆婆也因行动不便作罢。响应者寥寥,发起者又退出,互助养老刚起步便遭遇难题,但剩下的4位老人没有放弃。前日,通过重庆商报牵线,一场“互助养老”的圆桌讨论会展开,老人们谈憧憬、说难题,希望将设想变为现实。

  谈设想

  1 老人住一起 热闹好耍不寂寞

  前日,重庆商报会客厅,参会人员陆续到来,“互助养老”圆桌会拉开序幕……

  “外地有互助养老的模式,可重庆好像还没出现。多亏商报报道了胡婆婆,我们才能一起讨论。”走进会客厅的汪婆婆还没来得及坐下,便当起主持。

  “合租可行!”、“创意不错!”现场响起掌声。

  因见过沿海城市一些新兴的养老模式,汪婆婆是“互助养老”的坚定支持者。她称,老人们合租,首先能解决彼此情感上的孤独。“三五个人一起住,有人可以看电视,有人可以打牌,如果都耍累了,还可以一起摆龙门阵,肯定热闹。”汪婆婆说。

  2 吃喝我作主 还能给保姆打分

  讨论会上,杨通铭不紧不慢地发言道:“与养老院不同,合租养老首先改变的是老人的‘地位’。我们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可自行决定房子租在哪里、聘用哪个保姆,今天吃什么菜,甚至还能通过薪酬机制来管理保姆。”

  “这样说来,保姆工作好坏可直接由老人打分哟?”文爷爷的女儿文女士兴致勃勃地说。

  “嘿,除了老人,我们子女也对保姆有监督权撒,保姆表现好就涨工资,表现差就扣工资,完全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杨光志补充说,主动权是互助养老的最大优点。

  3 节约成本 养老费用一目了然

  “别光想着住一起好耍、自由,合租还有费用问题哟!”汪婆婆抛出新问题,“我大致算过,用我的退休金租房比去养老院划算。”

  “合租在成本上可做到明晰清楚。”杨通铭接过了话头。

  “怎么搞得清楚用了好多钱哟?”文女士问道。“房租多少、给保姆工资多少、老人吃穿用了多少,我们都知道撒。”杨光志说,通过一些视频软件,子女还能随时了解老人近况。

  说难题

  1 年龄差距大 生活磨合是问题

  “几位老人年龄好大哟,怕耍不到一起。”文女士说,“汪婆婆66岁,还能外出买菜、逛街,我父亲说个话都要大口喘气。”文女士的这句话让会客厅顿时静了下来。

  一直面带笑容的杨通铭神情严肃地说:“我91岁了,还是贵州人,有口音,担心其他老人听不懂。”

  “我很想参加讨论会,但行动不便来不了。”杨爷爷通过短信表示,他有视障和听障,“其他老人愿和我住吗”?

  “几个人住一起,饮食也是问题,每个人口味不同,但却要吃一锅饭,甜咸酸辣谁说了算?”汪婆婆说,每个老人性情不同,如果不会忍让体谅,那住一起肯定会有磨合。

  2 租房要求高 安全看护谁负责

  说完生活磨合,汪婆婆话锋一转:“合租还要考虑选址,我觉得江北不错,环境好还靠近医院。”

  文女士面露难色:“要离每家子女近,又要交通便捷,还要临近超市、公园和医院,找房子好难哟。”

  杨通铭则认为,租房多是装修瓷砖,老人易摔倒,而一些卫生间设立的蹲便器也不适合老人。

  “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杨光志说,老人合租最好配备安保人员,但这又是一笔新开销。

  文女士说,私人保姆不像养老院的护工受过专业训练,也是个问题。

  3 保姆不好找 恐难接“烫手山芋”

  “别以为请了保姆就能完全放心。”文女士“白脸唱到底”说,保姆行情看涨,她们也会比较,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照顾老人就像‘烫手山芋’,恐怕很难有人接。”

  “想起觉得可行,但讨论起来发现难题也多,合租型互助养老还是有些不现实。”文女士说完准备就走了。

  文女士离开让讨论会陷入尴尬,而4位老人的合租计划也只得暂时搁浅。

  他们的处境

  与女婿有隔阂

  无奈回渝独居

  汪君老人家住江北,一人独居。她说,和女儿住一起还是3年前的事。

  “我离婚后没再婚,就是为了抚养女儿,她是我唯一的依靠。”汪婆婆说,女儿和女婿婚后定居香港,她曾过去同住。“住了几年,女婿和我有隔阂。”汪君称,女婿除了给她脸色看,还常和女儿吵架。为了不让女儿为难,汪君只好选择回渝独居。

  住不惯养老院

  请保姆来看护

  文爷爷患有老年痴呆症,先后去过两家养老院,都因不适应生活环境而离开。

  文爷爷有4个女儿,但女儿成家后都搬了出去,只有抽空来看他。见父亲生活日渐不能自理,女儿们将文爷爷送进了养老院。“一来有人可以照顾他,二是养老院有不少老人,可以和他聊天。”文爷爷的女儿文女士说,父亲在两个养老院都没住上半年,因为对环境和护工不满。拗不过父亲,文女士只好将父亲接回家,几个姊妹每人每月出资600元请保姆照顾。

  子女工作太忙

  电视成唯一陪伴

  91岁的杨通铭说,自己有三子一女,除大儿子去世外,2个子女在外地安了家,他跟小儿子杨光志一起在渝生活。

  “他们要忙工作,真的很少有时间陪我。”杨通铭说,自己唯一的休闲方式就是看电视,“每天只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提希望

  更多人响应

  政府扶持搭平台

  “如果应征者多些就好了。”讨论会结束,汪婆婆说道。她认为,老人多有退休金和子女扶持,经济上并不困难,难的是找到合租者。“人一多可租下一层楼,建休息室和活动室,也有条件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和护工。”汪婆婆说,参与者的增加才能自由组合,减少相处的矛盾,节约成本资源。

  “家庭和个人力量有限,希望政府或公益组织能介入并推动。”杨光志认为,如果政府或公益组织能搭建平台,“合租”才能成为长效机制。

  声音

  市老龄委:

  开始探索互助养老

  “目前,我市主要的养老方式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昨日,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严处长表示,据调查,我市90%以上的老人仍希望居家养老。如今,租房养老、互助养老等养老模式兴起。“重庆仅有个人和家庭在组织互助养老,民政部门还没出台相关机制和措施,但我们已开始关注和探索这一模式。”

  江北区东方家园社区书记王礼嘉表示,“互助养老”相对小众,反而能弥补政府服务的盲区。南岸南湖人家社区书记杨亮也说,考虑到社区40%以上的居民是老年人,社区成立了日托中心,照看老人白天生活,这种嵌入式居家养老与互助养老类似,所以互助养老模式值得推广。(商报记者 朱婷)

相关热词搜索:住房 现实 理想

上一篇:2015全球十大最佳退休养老地
下一篇:【调查】北京居民对医疗养老服务满意度偏低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