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思考】养老机构如何留住人才
2014-06-01 09:26: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截至2013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8 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 5%,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老年护理人才、老年养老机构显得捉襟见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5月27日,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这是我国首所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

  记者昨天从宁波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8.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5%,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老年护理人才、老年养老机构显得捉襟见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5月27日,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这是我国首所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今后该学院培养的人才将对宁波老年护理产生怎样的影响?也许这会为我们日渐老龄化的社会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现状:照顾老人的护理员配比严重不足

  据宁波市民政局福利慈善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宁波市共有233家养老机构,总床位37900张,持证养老护理员仅有2657人,养老护理员比例严重失衡。

  像江东嘉和颐养院有老年人260多人,具有资质的护理员60多人,包括6名护士、4名医生、5名营养师、5名康复师。人员比较紧张,而这样的人员配比在宁波市算得上前列,在一些条件有限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名工作人员要服务12名左右的老年人。“这种人员配置必然会使养老院中必要的技术分工无法形成,必须是一人身兼数职。”江东嘉和颐养院副院长李洪清说。

  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逐步提升,对护理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老人容易感到寂寞、孤独,护理员还要具备与老人沟通技能和技巧,及时发现和调节老年人情绪波动或心理障碍。

  而现状是,养老护理员的主体是四五十岁左右中年妇女,她们尽管做事尽职尽责,但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偏低。不少养老院为降低成本,聘用很多非本地的护理员,与老人的沟通比较困难。

  原因:工作辛苦,待遇不高,缺乏发展前途

  现在,宁波市各大医院里的护工与病人都是一对一陪护,每天的基础价超过100元;照料老人的家庭保姆月工资3000元起底,还包吃包住。而在多数养老机构里,护理员与失能老人的比例超过1:5,而月薪仅为2000~3000元。

  嘉和颐养院护理组长黄云素从事这份工作已经超过3年。现在她负责两个病房,共有6位老人,其中2个失能,日常生活全部需要黄云素一一照料,包括三餐喂食。老人普遍早醒,黄云素每天早上4点半左右就要起床,挨个服侍老人洗漱,这个过程一直要到6点半才能结束。

  7点半左右,老人去活动室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黄云素开始打扫房间卫生。卧床的老人则需要每两小时翻一次身,并查看身下是否有大小便。如果排泄物弄脏了床单,还得换上干净的。

  老人午睡时,黄云素还要时不时巡查一下各个房间的情况。下午要挨个给老人洗脚,推着卧床的老人去院子活动……一直到晚餐结束,日班才结束,夜班的同事接上。

  去年6月毕业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护理专业的杨巧巧是嘉和颐养院的康复师,而她的同班同学大多数都去了医院,像她这样的极为少数。

  “科班毕业的护士大多首选医院,其次是社区卫生院,考虑养老机构的很少。没有编制,福利待遇就差很多,社会上还有偏见,想要留人很难。”该院院长吕佩芬告诉记者。之前,她就遇到过“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护士,临时过渡性质较多,考进编制了就走人。“人员频繁进出,老人也需要熟悉期,这也加大了工作难度。”

  前景:老年方向专业护理人才或改善困境

  据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让成介绍,目前该学院开设5个专业:老年护理专业、言语听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营养专业、家政服务专业、健康管理专业。未来还会增设老年保健、老年服务等学科。其中老年护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就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和健康保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从事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康复、宣教等工作。

  家政服务专业目前已经有一个38人的“订单班”在读,毕业生将去养老机构从事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方面的工作。

  这样的专业人才,能否让老人们满意呢?面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都用两个字来回答:期待。

  培养养老护理员是当前推进养老服务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培养养老护理人才,提升养老护理队伍能力和素质。相信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的成立,将成为宁波市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转折点。

相关热词搜索:机构 人才

上一篇:【现状】失独清华教授赴养老院养老遭拒:无监护人不收
下一篇:【现状】北京老人“逆城市化”困局:乡下养老设施不全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