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刘峻杰:明确中医的科学地位,振兴和发展中医药
2015-02-02 17:03: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医科学大会执委会秘书长刘峻杰提出:振兴中医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中医的科学地位。振兴中医是时代的要求,作为炎黄子孙,捍卫中华民族的中医科学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中医科学大会执委会秘书长刘峻杰提出:振兴中医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中医的科学地位。振兴中医是时代的要求,作为炎黄子孙,捍卫中华民族的中医科学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振兴中医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中医的科学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充分肯定了中医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指导中医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医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医药发展面临历史性的战略机遇。然而在机遇面前,中医发展并不理想,医疗机构、人才数量、财政收入、业务量所占比例过小。2012年全国中医统计摘编显示:中医机构仅占全国卫生机构的4.14%,政府对中医机构的财政收入仅占全部卫生投入的5.84%。中医西化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更有甚者,一股股反对中医、取消中医的风潮不时袭来,中医命运岌岌可危。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一、制约中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认识问题

  5000多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鸦片战争后,西医大规模涌进国门,极大地冲击着中医的地位和生存环境。在现代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中医饱受诘责。反思中医的多舛命运,我们发现,中医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其科学本质与核心理论没有得到系统的阐述与诠释,中医的科学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反对中医者否定中医的科学性,认为中医不科学,而主流的声音不但不从正面回应,反而高喊着“弘扬中医文化”的口号。这必将使人们包括一些高层人士对中医产生质疑,不再信任中医。如果按照中医文化这个逻辑推理下去,问题就严重了,发展下去,中医休矣,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二、在全面理解科学的定义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医的科学属性

  要弄清楚中医是不是科学,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科学?我们通常会认为,科学是代表正确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譬如“科学发展”。目前,学术界对科学的定义概括来说有两类:一类是狭义的,指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在物理、化学基础上衍生的分支科学,即西方现代科学;另一类是广义的,即科学是关于知识的体系以及追求知识的社会认知活动。事实上,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复杂系统。科学的核心在于实事求是,因为只有事实才能接近真理,只有追求真理才有创造和创新。随着科学向更高层次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意识科学和人文科学方向发展,纯自然科学的科学观标准的狭隘性就显现出来,广义的科学更符合科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明确中医是否科学以前,我们要重新审视对“科学”本身的理解是否“科学”。当我们对科学的内涵重新定义以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中医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已经标志着中医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这些认识广泛应用于中医各个领域,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整体全面地揭示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的规律。第二,中医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黑格尔说,只有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科学理论,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经过了几千年实践的检验,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神奇疗效,证明了中医的科学内核。第三,中医具有客观真理性。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核心是对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客观实在的深入研究。人和疾病的属性都是自然、真实、和具体的,都有其发展规律,中医就是顺应这些规律,探索解决防治疾病的实际问题。第四,中医具有科学的方法论。辩证法、现代系统论、控制论等都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应用。

  三、高举中医科学旗帜,摆正中医科学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关系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际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原创医学体系。中医的根扎在临床实践,从中医发展的轨迹可以明显的看出,科学的中医先于文化的中医。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最初不是为了营造一种中医文化,而是为了疗疾祛病。从中医的功能和目的来看,中医是探索生命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防病治病,其科学本质和功能始终未变。因此,科学是中医的本质属性。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中医的文化属性。我们知道,希腊—罗马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埃及医药学等医学体系的形成,都以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为依托。中医也不例外。中医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创新和传播都带有明显的文化和哲学的烙印。中医是中国哲学体系下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哲学是中医认识论、方法论的源泉。中医借用、吸纳哲学和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哲学和文化只是中医的工具,处于从属和辅助地位。因此,在宣传中医时,首先要肯定中医的科学本质,摆正中医科学属性和中医文化属性的关系,既要肯定中华文化对中医发展的重要影响,更要明确中医的本质属性是科学,高举中医科学大旗,从根本上解决中医发展的认识问题。

  四、科学认识中医,宣传中医科学理念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医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际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这是对中医科学本质最好的回答。但实际上,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医的科学性没有得到明确,在实践中也没能合理宣传。

  认识是基础,是核心,是引领。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和成效。为此,关于中医,我有几点看法:一是振兴和发展中医首要任务是明确中医的科学地位,解决中医发展的认识问题。立法是保证中医科学发展,解决中医发展存在的问题,使之走向科学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我们有必要在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明确中医的科学定位,把中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二是组织力量,下大力气用现代语言和技术解读中医的科学内涵,揭示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纱,赋予中医时代特征。三是高举中医科学大旗,重点宣传中医的科学内涵和核心特征,扭转当前学术界和舆论界普遍重视宣传中医的文化属性,忽视、淡化甚至是扭曲中医科学属性的现象,推动中医在科学的轨道上复兴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对中医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毛主席说:“我国的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振兴中医是时代的要求,捍卫中华民族优秀科学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期,中医承载的内涵远远超出了医疗卫生的范畴,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必须站在民族复兴的大局,粉碎任何以“科学名义”反对中医的阴谋,使中医得到应有的地位,为中医真正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空巢老人为何如此孤独?如何解忧?
下一篇:《重返20岁》票房超3.5亿,老年人也有梦想!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