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产业研究 > 正文

【文化•养老】文化养老: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
2014-03-26 09:51:03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将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摆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将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摆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老有颐养”的目标要求,青岛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大会,出台文件,做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工作部署。本人结合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实践,着眼当今养老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深切感到,发展老龄服务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当前,亟其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倡导文化养老,实行物质供养与精神养老并举,真正建设老有颐养的幸福家园。

  一、文化养老,势在必行

  所谓“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以社会文明与发展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交流思想、教育培训、文化活动为手段,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体魄与心态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是一种快乐的养老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在满足老年人保障性养老的基础上,一方面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为老年人建立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乐观地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为老年人搭建情感交流、文化健体、学习娱乐的平台。

  社会学研究成果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其中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尺。文化联系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在维系社会团结、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华灿烂文化中,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老年人的智慧和心血。老年文化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力量。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凸现了国家对老人文化需求和精神慰藉需要的重视。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根据现代经济学著名的“恩格尔系数”和马斯洛关于五个需求层次的心理学理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然会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费用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老年人同样也不例外。一般说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需求,二是文化生活需求,三是心理慰藉需求。而在他们整个晚年的养老需求中,物质生活需求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从最大比重滑落下来,让位给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慰藉需求。目前,老人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将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情感需求摆到重要位置上,这实质上是对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注重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慰藉,是时代赋予养老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我国政府提出的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构成了文化养老的基本内容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文化养老,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心态平衡,润生心灵的喜悦,让老年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满足和愉悦,形成老年精神娱乐文化,达到积极应对老龄化之目的。

  总之,文化养老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文化养老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更是一种高境界高品位的养老方式。在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中必将与日俱增地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倡导文化养老,当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倡导文化养老,首先应当更新观念,将文化养老与物质供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12月26日发布《社会蓝皮书》指出,未来若干年里,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在波动中趋于下降,出现负增长趋势,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人。另据民政部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召开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带来了更加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青岛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38.7万人,占总人口的1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80岁以上高龄人口24.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7.4%,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增速快、高龄人口比例大的少数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满足老年人保障性养老的基础上,强调追求精神生活的满意度,倡导文化养老,更好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对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强化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发掘老年人的文化潜能和规范老年人的社会行为方面,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低精神收入”问题远远超过了低经济收入的问题,而精神的贫乏已经影响到身心健康。养老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和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要提倡精神关爱、实行文化养老,并使二者成为养老服务大厦中不可或缺的两根主要保障支柱。

  倡导文化养老,应当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文化老年服务体系,增强文化养老的普惠性。在“创造与共享——首届全国老年文化高峰论坛”上通过的《青岛宣言》中提出了“创造、共享、关爱、和谐”的主题,指出“创造”有老年人的奉献,“共享”是老年人的权益,“关爱”给年轻人以更多的责任,“和谐”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文化共享是法律赋予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文化养老具有广泛性、共享性的特点,绝不是富裕老人享有的特权,更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而是老年人都应享有的的一种普惠性的福利。各级政府应大力开展”文化扶贫”和建立实施覆盖城乡的“文化低保”。动员社会力量,从政府到街道社区,从涉老机构到家庭,充分发挥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按照多层次、多体制、多渠道的原则,实行公办、民办、集体办多条腿走路,建立“文化养老”长效机制,真正实现“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目标。

  倡导文化养老,需要丰富老年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文化养老的形式多样化。今天的老年人,无论是年龄还是身体、心理,都普遍出现了年轻化的特征。特色鲜明的当代老年文化,在传统的养老敬老孝道文化基础上,呈现出主动化、多元化、休闲化、时尚化的明显特点,广大老年人在参与老年文化活动和共享创造成果中,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和幸福。经常组织开展科学、健康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成立形式多样的老年人娱乐活动队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引导,做到室内与室外活动相结合、知识性活动与趣味性活动相结合、娱乐活动与健身活动相结合,让老年人增添生活乐趣,拓展视野,陶冶情操。

  倡导倡导养老,还要激发老年的参与意识,引导其融入社会,奉献余热。要使老年人建立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乐观地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老年人退而不休,在服务社会中受到尊重,享受到快乐。要为老年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走出自己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搭建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的活动平台,以达到使老年人心态开朗平衡,精神世界充实,实现自我追求,享受快乐生活,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对老年人潜在的创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重视,就是对他们生命价值的尊重。老年人不是累赘包袱,也不是日薄西山,他们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是亟待开发的人才富矿。青岛市老龄工作部门培育的“七彩华龄”公益品牌,着力于转变全社会的老龄观念,将精神关爱上升为"主动维权"的重要内容,让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活力,也使老龄化城市充满了生机,正引领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逐渐走向健康向上、阳光时尚、快乐奉献、和谐幸福的美好人生。

  文化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来自不同方向的关心和支持。记得有一首歌曲唱得非常好:“众手浇开幸福花”。假若把文化养老当作一棵颐养天年的幸福之花,那么,它也同样需要大家来浇灌,众人来呵护。既要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推手,也要有社会各界的援助之手,更要有爱心人士的温暖之手。最近,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围绕发展文化养老事业,与青岛投资发展促进会、搜狐青岛等媒体合作,联手开展了“寻找最美的养老护理员”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奋斗在养老护理第一线上的护理人员;这个动员会还和新华锦集团、半岛都市报合作,开展了“长乐杯养老文化征文活动”,提高了社会对文化养老的关注度。市养老服务协会创办的《青岛养老服务》杂志、青岛养老服务网,业已成为文化养老的窗口和阵地。

  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关心,人人参与,文化养老之花必将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汲取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正能量,在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昂首怒放,结出丰美的颐养硕果!

  ---------------------------------------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

上一篇:【产业•布局】我国形成四大养老产业聚集区
下一篇:【社区•调查】六成人接受社区养老,并愿意入住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