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健联盟!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有人需要 感觉才好(民生调查·新养老·心养老)
2015-12-25 16:50:26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人老之后,易与社会脱离,产生情感空虚、社交渠道匮乏等问题。天津尝试利用老年人的知识、技术、生活阅历,重建“有用感”;资助成立老年社团,带动老年人“有事干”;出台专门法规,要求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

  人老之后,易与社会脱离,产生情感空虚、社交渠道匮乏等问题。天津尝试利用老年人的知识、技术、生活阅历,重建“有用感”;资助成立老年社团,带动老年人“有事干”;出台专门法规,要求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

  在天津开发区华纳社区三楼社区剧场,一场刚退休老年人心理疏导培训活动正在举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艳梅针对刚退休老年群体“退出岗位、融入社会”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专业分析与讲解,100多位退休人员参加了这次讲座。“别说,我刚退休时浑身不自在,有钱没地花,没事干,看谁都不顺眼。今儿听了刘老师讲课,以后自己给自己找点儿乐子,心里舒坦多了。”一位来听课的老爷子告诉记者。

  有用感是最重要的心理支撑

  “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仍被人需要的感觉是最有价值的,也是老年人最重要的心理支撑。”80岁的李德华老人精神矍铄,自己从家溜达到社区服务中心。李老退休前是天津滨海新区一家医院的院长,胸科专家,“过了生日,我也算是‘80后’了。”李老边笑边收拾自己的义诊包。退休20年,每周三一上午时间用来义诊成了李老的习惯,多年下来义诊过12000多名病人,做过150多次健康科普讲座,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时还是当时天津年龄最大的火炬手。“把老年人的知识、技术、生活阅历发挥出来,心里舒坦,身体自然健康。”

  “我们都见过社区里经常会有社会人员的所谓宣传讲座,其实就是推销,为的就是骗取老年人的钱财,可老年人很热衷,怎么都拦不住,甚至隐瞒家人带着推销员来家里取钱,有一位老人连着被骗几次,损失了四五万。”天津开发区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林德菊是区里第一位专业社工,最早所服务的康翠社区也是一个典型的老年人社区,几年前频频发生的老年人被骗事件曾引起她的思考,“事后了解,就是因为孩子们天天上班,老人觉得在家里没人说个话,觉得自己没用了,所以稍微遇见个能多说几句话的就很容易被骗。”

  “政府可以提供社区养老、居家的硬件基础,但老年人情感慰藉更多还是需要社工和志愿者的支持,这也是目前的短板。”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坦言,“一方面需要引进社工专业人才,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也要开拓老人社区参与渠道,让老人参与社区治理、社交活动,倡导老人之间互助,协助老人‘第二次’融入社会、实现退休后的人生价值。”

  用“有事干”去掉老人的失落感

  “谢谢闺女!”家住紫云社区的鲍奶奶握着来探望的社区党委书记、专职社工陈红红和楼门长的手,眼中带泪。“我孩子不在身边,前几年我老伴刚去世时,自己又查出来绝症,我都不想活了,整天不说话。楼门长和社工愣是连着给我送了两三年饭,天天开导我,现在可算缓过劲儿了。”

  “老人精神上缺‘话疗师’。”陈红红如是说。“在大家的印象中,老年人的主要诉求是生活困难和经济上的需要。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城区生活的老年人更突出的是感情需要,主要集中在感情倾诉和社交参与渠道的匮乏。”林德菊分析,几年前她对社区的老年人精神状态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如何解决“老年人白天干什么去”,成了破解问题的钥匙。

  “不愿意出门的上门服务,愿意出门的有地方去。”为了“占据”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开发区先后资助成立了400多个老年社团,覆盖80%以上的老年人,让人生活有寄托、有归属。

  “一开始失落感还挺厉害,还很想再做些工作。参加老年人协会和志愿者协会之后,很快就适应了。”说这话的刘赤成老先生退休前是化工专业教授,现在利用专业“专攻”家庭餐厨垃圾处理的推广,居民反响特好,还参加了骑行队,这几年去了不少地方。

  “再来推销,我直接领到居委会去!”

  “谁也别给我推销东西,再来我就直接领到居委会去!”康翠社区王大爷今年93岁,衣食无忧,正是前面提到的那位被推销员坑害过的老人。社工了解到王大爷因为缺乏与人沟通的机会,所以才被推销者骗取信任,一面组织社区邻里给爷爷庆生,一面和老爷爷签订了《信任协议》,明确再有推销者上门,首先要经过社工鉴定确认再决定,老人遵守承诺,果然再也没有受骗。

  天津是全国最早的老年型城市之一,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比例两年前就超过了20%。今年年初,天津出台我国首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地方性法规——《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 其中明确要求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应当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

  “自助、互助、帮助、援助”天津开发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孙爱军这样定义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支持模式。自助,就是通过讲座、心理干预等形式,引导老年人主动调整心态,适应晚年生活,走出“将就过”“没人管”的消极心态。互助,开发区在15年前就成立了老年人协会,2009年又建立了老年人互助俱乐部,一大批像李老这样的老年人“抱团取暖”,“老年人之间互相说话没有代沟,讲起道理也听得进去。”帮助,是依托于开发区成熟的社工和志愿者网络,为有需要的老年朋友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目前开发区每400户是一个网格,配备一个专职社工,详细了解网格内每位老人的精神状况。”对个别情况不乐观的老人,还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

  今年,开发区社工协会还申请立项了滨海新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夕阳红心情驿站,专门开展老年人心理关怀服务。(人民日报 作者:靳 博)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感觉

上一篇:以中医打造医养结合的成功案例
下一篇:儒家学者谈养老:中国人为何对养老院难以亲近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